别让银屑病毁了孩子的美好童年(温习版)

别让银屑病毁了孩子的美好童年(温习版)

银屑病是一种易复发的皮肤病,病程较长,还会累及关节、肠道等多个部位。三分之一银屑病发生于儿童时期[1],可能伴随孩子终生,而银屑病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比我们看到的更多。他们难以暴露自己的身体,在其他孩子穿着T恤短裤踢球,在游泳池中嬉戏时,他们却只能默默看着,该病甚至会造成孩子的睡眠障碍、影响学习和社会关系等[2]

 

如何对银屑病的孩子进行科学全面的治疗管理?近年来新型药物生物制剂能否在孩子身上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怎样,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知道?一起来听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闫明教授怎么说吧!

 

别让银屑病毁了孩子的美好童年(温习版)
图 1 闫明教授《别让银屑病毁了孩子的美好童年》

直播实况

 

结合多方面综合考虑,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闫教授首先指出,临床上医生会结合多方面综合考虑,包括患儿病情、药物不良反应、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治疗成本、治疗方案的复杂性与安全性、患儿和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患者及监护人医学教育和心理疏导等,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3]

 

目前儿童银屑病的正规治疗方法根据银屑病的病情程度有所不同,轻度银屑病以局部外用药为主,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 D3 衍生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水杨酸类药物等;中重度银屑病则需要系统药物治疗,包括光疗、甲氨蝶呤、阿维 A、环孢素等传统系统治疗,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生物制剂[4]

 

其中,患儿满足以下任意一项,需考虑接受系统治疗包括传统系统治疗和生物制剂:皮损面积大于 10 个手掌面积;局部治疗反应不佳;皮损主要位于面部、头皮或特殊部位;出现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等共病或共病倾向;严重影响生活,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 > 10[5]

 

别让银屑病毁了孩子的美好童年(温习版)
图 2 患儿接受系统治疗的启动条件

 

生物制剂起效快安全性好,

为银屑病患儿保驾护航

 

闫教授介绍,部分患者对「生物制剂」不了解,产生畏惧心理。事实上生物治疗并不可怕,很多人都用过,像预防新冠肺炎的新冠疫苗,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腹泻的益生菌制剂等都是生物制剂。生物制剂能精准寻找靶点,打击病灶,因此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特异性高、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少的特点[3]

 

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是针对炎症通路上中下游的靶点,其中下游靶点直接作用于组织,IL-17A 是下游细胞因子,作用更直接更精准,以其为靶点的生物制剂改善症状也更加迅速高效[3]。研究显示,应用 IL-17A 抑制剂治疗银屑病,25% 患者达到皮损改善 75%(PASI 75)所需时间仅为 3.5 周,而传统口服药甲氨蝶呤则需要 9.9 周[6]

 

此外,随着生物制剂特别是 IL-17A 抑制剂的引入,既往治疗目标的 PASI 50、PASI 75,也逐渐变成现在的 PASI 90、PASI 100,临床上很多患者已经可以实现皮损基本清除或者完全清除,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7]

 

安全性方面,研究显示 IL-17A 抑制剂治疗重度儿童银屑病 52 周,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且未发现新的/非预期安全问题[8],儿童可放心使用。

 

别让银屑病毁了孩子的美好童年(温习版)
图 3 生物制剂缓解银屑病患儿身心影响,恢复正常社交生活

 

生物制剂临床应用,

家长医生需共同参与

 

闫教授强调,生物制剂整体安全性良好,但是有活动性结核或其他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和机会性感染等禁忌症患儿不可接受生物治疗[9]。因此,医生在处方生物制剂之前会行乙型、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PPD 或 T-Spot 的结核病检测、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等筛查工作[10],排除上述禁忌症。

 

生物制剂治疗时,孩子的疫苗接种是许多家长重点关注问题。生物制剂治疗期间,患儿可接种包括新冠疫苗在内的灭活疫苗或重组疫苗,但不能接种活疫苗,如果需要接种活疫苗,则最好在开始生物制剂治疗前的 4 周,或在停药后 5 个半衰期之后[4,11]

 

银屑病易复发,而复发后再进行生物制剂治疗效果往往不如首次,因此生物制剂治疗期间不可擅自停药。在治疗达标并保持 6 个月以上时,可考虑进行优化治疗,如减少剂量、增加用药间隔等。开始优化治疗后,无重要影像学进展证据,和/或无疾病活动性的证据,可考虑停药。

 

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之外,家长对于疾病的辅助管理也至关重要:

 

1.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银屑病,它是可以控制的疾病;

 

2. 对于使用生物制剂的孩子要预防感染,发现感染及时治疗;

 

3. 避免孩子受潮着凉;

 

4. 重视皮肤护理,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5. 银屑病进展期,若有物理创伤,创伤部位可能发生银屑病皮损,因此要尽量避免物理创伤;

 

6. 避免使用 β 阻滞剂等可能导致银屑病加重的药物;

 

7.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社会接触,维护心理健康;

 

8. 警惕感染、药物、活疫苗、二手烟、皮肤创伤、食物过敏、情绪压力、BMI 升高等可能加重病情、诱导复发、增加共病的风险因素[4,12,13]

 

别让银屑病毁了孩子的美好童年(温习版)
图 4 生物制剂治疗期间不应接种的活疫苗种类

 

小结

 

让我们一起总结回顾闫教授《别让银屑病毁了孩子的美好童年》的课程重点。中重度银屑病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 IL-17A 治疗,起效迅速,已可达到皮损基本清除或完全清除,并且安全性良好,儿童可以使用。临床使用生物制剂前需要对感染等进行筛查,生物制剂过程中需家长,医生,患儿共同科学管理,应避免接种活疫苗和擅自停药。

 

 
 

答疑环节

 

闫教授还讲解了一些来自银屑病互助网的患者提问:

 

关于有患者担心自己银屑病遗传给孩子的问题,闫教授指出,父母一方有银屑病,孩子得银屑病的概率为 14%~16%,父母双方均有时为 40% 左右。该患者一方有银屑病,因此孩子发病几率并不高,目前孩子 6 岁,尚未发生,因此也无需杞人忧天。从预防角度,由于银屑病发病是在遗传角度上,受到外感因素影响,因此可以注意避免外伤、咽部感染、服用可能导致银屑病的药物等。

 

对于生物制剂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闫教授表示,生物制剂是针对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炎症通路进行抑制,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生育能力,家长可以放心使用。

 

对于扁桃体和银屑病发病的关系,闫教授指出,许多儿童银屑病的发病与感染有关,因此家长会观察到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和银屑病同时出现或加重,临床上也发现部分儿童扁桃体切除后,银屑病得到缓解。但是扁桃体切除并不适用于所有患儿,也无法保证银屑病能够得到缓解,因此只有扁桃体肿大程度达到需要切除的指征时,才建议进行切除,从而抑制感染问题,使银屑病得到长期缓解。

 

 
 

 
参考文献

[1]. 张锡宝,叶瑞娴.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36(5):22-22.

[2]. WHO. Global report on psoriasis. 2018.

[3]. 董良娇,陈霄霄,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27(2):130-133.

[4].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10):667-710.

[5]. Fortina AB, Bardazzi F.et al. 2017 Oct;176(10):1339-1354.

[6]. Nast A, et al. J Dtsch Dermatol Ges. 2018; 16(5) :645-669.

[7]. Gisondi P,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7;31(5):774-790.

[8]. Bodemer C,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1 Apr;35(4)_938-947

[9]. Lansang P,Bergman J N,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0 Jan;82(1):213-221.

[10]. 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2):863-871.

[11]. Plachouri KM, Georgiou S. Int J Dermatol. 2019 Sep;58(9):1008-1013.

[12]. Eisert L, et al.J Dtsch Dermatol Ges. 2019 Aug;17(8):856-870.

[13]. Müge G Ozden ,et al.Pediatr Dermatol. May-Jun 2011;28(3):306-12.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