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创新药夫那奇珠单抗(SHR-1314)

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SHR-1314)作为中国原研全新一代高亲和力IL-17A抑制剂,用于治疗适合接受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成人患者,已获CDE上市受理(见下图)。截至目前,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SHR-1314已开展了13项中国临床试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公开信息
目前国内已有2款IL-17A单抗获批上市,分别为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礼来的依奇珠单抗,但尚无国产IL-17A单抗上市,如果夫那奇珠单抗上市进展顺利,中国原研的SHR-1314有望创造历史,打破国内空白。
夫那奇珠单抗(SHR-1314)已在III期研究(SHR-1314-301)中证实可快速、强效、持续清除中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皮损,在第12周时,实现PASI 90*缓解的患者比例达76.8%;实现PASI 75**缓解患者比例达到93.6%,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7。本次SHR-1314-301研究取得的积极结果也将为夫那奇珠单抗(SHR-1314)惠及更多的中国银屑病患者打下坚实基础。
*PASI90: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改善至少90%
**PASI75: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改善至少75%
我国银屑病治疗现状
我国银屑病患者700万例以上1,其中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占比高达67.0%,约有500万余人2。银屑病存在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代谢性疾病,包括肥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3。此外,银屑病还会导致皮肤、指甲、关节损害,使银屑病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多种问题3,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2023年银屑病诊疗方法新升级

2023年权威的《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更新,新引入了国际银屑病理事会(IPC)2020年Delphi共识建议中的“二分法”,只要满足以下标准之一的患者即可以接受系统性治疗,让患者及早得到适合的治疗。
① BSA(银屑病皮损体表面积)>10%
② 疾病涉及特殊部位(头皮、面部或手
掌等部位)
指南4也明确指出:银屑病的治疗目标应实现症状和皮损的完全清除或几乎完全清除(PASI 100或PASI 90)。能够提出这样的治疗目标,得益于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让银屑病患者皮损完全清除不再是奢望。
生物制剂——银屑病系统性治疗新方案
目前在我国上市应用于斑块状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IL-12/23抑制剂、IL-23抑制剂、IL-17A抑制剂4类。
IL-17A抑制剂——下游直接抑制致病因子
在引发银屑病的致病因子中,IL-17A是处于炎症反应下游、直接参与银屑病炎症产生及疾病进展,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因此,精准靶向抑制IL-17A的药物在实现PASI 90方面起效更快,可以尽量降低对其他免疫系统的影响,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发生5,6。
展 望 未 来
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强效清“银”新药上市,为银屑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选择!
END 参考文献: 1.Mehrmal S, Uppal P, Nedley N, et al. The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psoriasisin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 to 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Disease Study 2017[J].JAm Acad Dermatol,2021,84(1):46-52. 2.胡煜,顾恒,陈崑. 中国中重度银屑病疾病负担和未满足治疗需求的系统综述[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10):965-972. 3.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银屑病诊疗现状蓝皮书2023》 4.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 56(7):573-625. 5.周健,俞晨,王刚.银屑病生物制剂研发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23,32(19):1966-1971. 6.Reich K,Armstrong AW,Langley RG,Flavin S,Randazzo B,Li S,Hsu MC,Branigan P,Blauvelt A.Lancet.2019 Sep 7;394(10201):831-839. 7.Efficacy and safety of vunakizumab in moderate-to-severe chronic plaque psoriasis: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