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相关函件已发送至以下企业:艾伯维、安进、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百时美施贵宝、礼来、默克雪兰诺、基因泰克、吉利德、葛兰素史克、强生、默沙东、诺华、诺和诺德、辉瑞、再生元和赛诺菲。

很多银友知道,目前在我国获批上市的进口治银药,有不少都来自上述提及的制药企业。如艾伯维的修美乐(阿达木单抗),百时美施贵宝的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礼来的拓咨(依奇珠单抗)、强生的特诺雅(古塞奇尤单抗)、诺华的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等。
相关新闻显示[2],今年5月,白宫曾透露其计划推出一项定价政策,将药品价格设定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的最低价格,且这些成员国的人均 GDP 至少达到美国人均GDP的60%;根据此次白宫的说法,制药商必须保证不向其他 “发达国家” 提供比美国更优惠的价格。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人购买品牌药的价格是其他OECD成员国的3倍以上;美国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但全球约75%的制药利润来自美国[1]。这也是该政策推出的直接背景。
问题来了,如果美国要求处方药的价格必须是“全世界最优惠”的,那么在我国上市的进口药价会不会受到影响?毕竟,有些进口治银药的价格相比一些国家还是便宜不少。例如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我们可以在药店买到1290元/支/40毫克/0.8毫升,而相同的规格,在美国drugpatentwatch网站查询的结果是3364美元[3];再如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小编在全球药品比价网(pharmacychecker)上查到的价格是1369.99美元/28片[4],而同规格的颂狄多在京东大药房的售价是1484元。

不过,小编细看了相关新闻,发现其中有两个关键词:OECD成员国 和 发达国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目前OECD拥有38个成员国,主要为欧美发达国家及少数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中国并非OECD成员国,只是以 “观察员” 身份参与该组织部分合作项目。
●发达国家:根据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标准,我国仍被列为 “发展中国家”。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科技发展均衡性等指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由此判断,我国不在该政策直接覆盖的范围内,进口药价应不会受到美国“最惠国药价”政策的影响。
小编认为,进口药价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还是在国内,例如:
医保谈判:由国家医保局组织,通过与企业进行价格谈判后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多为专利药、独家品种或创新药。谈判后药品价格显著降低,患者自付比例减少。
集中采购:是政府主导的药品采购模式,由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各省组成采购联盟,汇总公立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与药企进行价格谈判,换取更优价格。以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为例,进口原研的吉非替尼片(易瑞沙)从每盒2280元降到547元[5]。
国药崛起:随着一些原研药的专利到期,国产仿制药与生物类似药加速登场;国内药企更以自主研发能力的持续突破为引擎,涌现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仿创结合”的发展态势,有望打破进口药价的垄断,推动药价回归合理区间,让更多患者享受到质优价廉的用药福利。
1.https://www.whitehouse.gov/fact-sheets/2025/07/fact-sheet-president-donald-j-trump-announces-actions-to-get-americans-the-best-prices-in-the-world-for-prescription-drugs/
2.https://pharmaphorum.com/news/trump-gives-pharma-ultimatum-most-favoured-nation-pricing
3.https://www.drugpatentwatch.com/p/drug-price/drugname/Humira
4.https://www.pharmacychecker.com/sotyktu/#prices
5.https://www.gov.cn/xinwen/2020-10/14/content_5551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