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疗效不好的银友,关注一下这款IL-23,未来或能帮你清除皮损

随着近几年生物制剂的知识普及和临床应用,使用生物制剂的银友也是越来越多,在清除皮损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不过,千万别把生物制剂当成神药仙丹,因为它未必能让每个使用者都获得满意的疗效。近日,一个话题在交流群里讨论较多,因为有几位银友诉说“打生物制剂快半年了,效果是有的,但皮损还有挺多,该怎么办?“。根据《银屑病生物制剂达标治疗专家共识》的解释,生物制剂疗效评估的时间大多在12~16周,如果此时你的皮损面积BSA>3%(3个手掌),说明疗效尚未达标,你也可理解成“应答不佳”。此时,应咨询专业医生为你判断并给出指导建议。

图片

图源:摄图网

看别人打针疗效都不错,轮到自己却未能如愿,想必心情一定很糟糕。那么,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改变“应答不佳”呢?下面是小编近期看到的一篇文章,现摘取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或许能给那些使用生物制剂“应答不佳”的银友带来希望。

 

★以下内容摘自“医药魔方—医药新闻”,分享仅供学习交流之用!

近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公布匹康奇拜单抗注射液(IL-23p19,研发代号:IBI112)一项多中心、开放II期临床研究(NCT05970978)的最新临床结果,在既往其他生物制剂治疗应答不佳的银屑病受试者中观察到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是国内首个银屑病领域其他生物制剂转IL-23p19抗体治疗的临床研究,研究显示:在既往其他生物制剂治疗应答不佳(以靶向IL-17抗体为主要人群)的患者中使用匹康奇拜单抗治疗16周64.6%的患者达到皮损清除/几乎清除(静态医生整体评估sPGA 0/1分)。

该研究共入组152例受试者(既往使用了已经上市的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靶向IL-17和TNF-α的生物制剂),其中83例(54.6%)为应答不佳受试者(sPGA>2分,或皮损累积体表面积BSA>3%)。

●sPGA的评分范围是0-4分,0分代表完全清除,1分代表几乎清除,2分轻度、3分中度、4分重度。

●BSA在银屑病中用于衡量皮肤受累面积,当BSA<3%时表示是轻度病情,而BSA>3%时则表示病情处于中度或重度的阶段。

这些应答不佳者在第0、4、8周接受匹康奇拜单抗200 mg皮下注射,此后每12周给药一次至第32周并随访至第44周治疗结束。

第16周时:

●近一半(48.2%,40/83)应答不佳受试者达到主要终点,即sPGA 0或1分且BSA<3% 。

●关于次要终点,基线sPGA≥2分且BSA≥3%的受试者(n=65)中多数(64.6%,42/65)达到 sPGA 0或1分,16.9%(11/65)的受试者实现了完全皮损清除,即sPGA 0分。

●基线时应答不佳且基线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1分的受试者中,有38.0%(27/71)的患者达到 DLQI 0 或 1分。

上面的数据可能令你费解,没关系,其实小编也看不明白。咱就记住:再过几年,这款国产IL-23生物制剂或能帮助一些“应答不佳”的银友实现皮损清除或几乎清除。

结尾四个字:未来可期,越来越好!

END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