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制图
在这个个人信息无处遁形的大数据时代,许多皮肤病患者可能会在社交网络上“巧遇”各种皮肤科药品、护肤品或医生的推送广告。这些广告有的标榜“物美价廉”,有的声称“疗效神奇迅速”,让人眼花缭乱。然而,不少骗局隐藏其中,轻信这些广告的患者不仅可能导致经济损失,更可能延误病情,令人得不偿失。今天,我们将揭露一些与慢性皮肤病患者日常息息相关的骗局,帮助大家擦亮双眼,看清纷扰。
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卡泊三醇软膏并不陌生。然而,我们发现有些银友会在一些网络平台上购买声称低价的“卡泊三醇”。但收到的货物却是“卡泊三淳”或“卡泊醇”等名称相似的产品。
作为处方药,正规的卡泊三醇软膏在包装盒、外包装、说明书等显著位置应标注国药准字H(Z/S)+8位数字(进口药品则标注“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及八位数字)。而最近银友反馈收到的是一些批号为“卫消证字号”。要知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消字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批号,仅具备消毒功能,不是药品,没有治疗效果,《广告法》也禁止其宣传疗效。许多消字号皮肤用品的名字中含有“皮”“净”“灵”“克”等字眼,暗示疗效,误导患者。我们银友需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延误病情。
相信我们很多老银友都曾经在街头电线杆上看到过“老中医根治牛皮癣”“牛皮癣一针就好”之类的广告,虽然现在这样的广告已不常见,但类似的骗局在某些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却层出不穷。诸如“纯中医治好了我的银屑病”、“银屑病根治笔记”、“手把手教你治好牛皮癣”等吸引眼球的标题并不罕见。
一个略显残酷但必须接受的现实是,作为免疫系统疾病,以银屑病、特应性皮炎为代表的皮肤免疫类疾病,目前的医学尚无法彻底根治。因此,如果有“神医”或“神药”声称能“根治”这些皮肤疾病,我们银友一定要保持警惕,避免上当。许多声称疗效神奇的皮肤“药物”,打着“纯天然”的旗号,却偷偷添加激素或抗生素,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或不良反应,后果更为严重。

其实,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如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等,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疾病已可实现临床治愈。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进入国家医保,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所以,对来路不明的“药物”,真的没有必要尝试。
3.15是诚信的警钟,亦是健康的提醒。从当下直至未来,愿我们始终秉持科学精神,用敏锐如炬的慧眼,在复杂虚幻的表象中,将其本质看得清清楚楚,以呵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
作者:李驿
–THE END–
● 2024年2月,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导、银屑病病友互助网、诺华中国公益支持,首部关注银屑病患者群体的公益电影《你好,我的银色恋人》正式上映!
● 2024年6月,国际银屑病协会联合会(IFPA)第七届年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银屑病病友互助网代表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