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六个分型与治法

由于近几年新型靶向药物的问世和临床使用,不少银友对此类信息比较关注,所以平时我们分享的相关内容略多一些。不过,我们也留意到后台有朋友留言,希望了解一些银屑病中医方面的内容。为此,我们检索了一些中医中药的资料和文献,后续会逐步与大家分享。

图片

AI制图

图片

银屑病中医分型与治法

●血热证:多处于进行期或多见于点滴状银屑病,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颜色鲜红,多呈点滴状,上覆银白色鳞屑,鳞屑多且易脱落,伴瘙痒,口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数或弦或滑。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可以使用犀角地黄汤(《外台秘要》)加减 或 清营汤(《温病条辨》。亦可以使用清热凉血汤 或 凉血解毒汤。

图片

●血瘀证:病程长,多处于静止期,皮损色暗红或紫暗,皮损多呈斑块状并肥厚,或呈苔藓样变,浸润明显,鳞屑较厚,可伴瘙痒。舌紫暗或暗红,见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或细缓。

●治 法:活血化瘀。

●方 药:可以使用桃红四物汤(《玉机微义》)加减。亦可以使用银屑灵方、活血散瘀汤、活血散瘀消银汤。

图片

●血燥证:病程长,多处于静止期或退行期,皮损颜色淡红,鳞屑少,皮损干燥,伴瘙痒,咽干,口干,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少,脉沉或细缓。

●治法:养血滋阴润燥。

●方药:可以使用当归饮子加减(《普济方》)。亦可以使用养血解毒汤。

图片

 

●脾虚湿蕴证:皮损颜色淡红,浸润肥厚,可见潮湿、有渗出或搔抓破损后渗出明显,可见鳞屑黏腻。皮损好发于腋窝、脐周、腹股沟等反向部位,阴雨天加重。形体肥胖,面色发白,身体困重或有微肿,倦怠乏力或气短懒言,甚则嗜睡,口淡不渴,口黏腻,食欲减退(纳呆、纳少),可出现恶心欲呕,腹胀,大便溏或完谷不化。舌胖,边有齿痕,舌色淡白或淡暗,苔白滑或白腻,脉细滑或脉濡。

●治法:健脾祛湿。

●方药:可使用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或除湿胃苓汤(《外科正宗》)加减。亦可以使用健脾解毒汤。

图片

●湿热证:皮损色鲜红或潮红,皮损可见潮湿、糜烂或见渗液,鳞屑黄腻,瘙痒明显。皮损多发生在腋窝、乳下、腹股沟等皱褶部位或身体屈侧,偏湿热的春夏季节皮疹加重或反复。形体肥胖,身体困重,头发、面部易油腻,头重如裹,但头汗出,口渴不多饮,口苦,小便黄,便溏或大便黏腻,带下量多。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滑或濡。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可以使用龙胆泻肝汤(《外科发挥》)或 萆薢渗湿汤(《疡医大全》)。亦可以使用燥湿苦参方。

图片

●肝气郁结证:皮损颜色暗红或紫红,皮肤症状发生、复发或加重与情绪变化有关(如情绪受刺激或心理压力增大或紧张焦虑),皮疹变化可与女性月经周期、妊娠、月经不调(如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紊乱,可伴经前、经时腹痛)、经行乳房胀痛等有关。可见情志抑郁或紧张焦虑或心烦急躁易怒,胸胁或少腹胀闷或窜痛,善太息,口苦,上腹胀满或食后上腹胀满。舌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舌下络脉青紫或粗张、迂曲,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可以使用逍遥丸(《幼幼新书》)。亦可以使用竹黄颗粒剂Ⅱ号。

▲本文摘自《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内容仅供参考。若您有用药治疗需求,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向专业医生咨询,以获取科学、规范的诊疗建议。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