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解密银屑病:快速起效、全面清除,生物制剂让治疗达到“天花板”级别

来源:环球网健康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难以治愈,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21世纪人类十大顽症”之一。随着TNF-α抑制剂、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针对不同靶点的生物制剂陆续在国内获批上市,银屑病迎来了革命性的生物治疗的时代。

 

但对于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生物疗法,患者还有诸多疑问,例如生物制剂见效有多快?生物制剂安全吗?生物制剂能完全治好银屑病吗?为了解答这些疑惑,环球网健康日前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张春雷教授

 
 

 

起效更快,是银屑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疗诉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发布的《银屑病全球报告》,有94%的患者期待实现皮损快速改善,93%的患者期待实现皮损完全清除,83%的患者期待病情稳定无恶化1。起效“更快”成为了银屑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疗诉求。

 

“患者对治疗的期望是起效速度要快、皮损的清除率要更高,并且稳定少复发、长期有效且安全,而这些传统疗法无法做到。”张春雷教授表示,过去银屑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治疗、光照疗法及传统系统治疗如免疫抑制剂等。但由于传统治疗方式起效速度慢、皮损清除率相对低、副作用大、容易复发,因此,绝大多数银屑病患者,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对传统治疗不满意。

 

“现在我们已经有新的、更加精准的靶向生物治疗,可以更快、更全面、更安全,解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诉求。这对中国的皮肤科医生,尤其是从事银屑病临床治疗和研究的医生,是一个非常大的喜讯。”张春雷教授毫不吝啬对生物制剂的赞美。

 

张春雷教授告诉记者,以白介素17A为代表的生物制剂,在临床上反响非常好。“我们病房的病人打一针第二天状态就不一样。”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到底有多快?我们或许可以从依奇珠单抗的临床数据中窥知一二。依奇珠单抗注射液用于中国成人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显示,在第1周,试验组28.4%的患者可达到皮损清除率50%(PASI 50),而在第2周,试验组21.0%的患者可达到皮损清除率75%(PASI 7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

 

对比以往见效较慢传统疗法,以依奇珠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可以实现银屑病治疗“更快”的目标。

 

不断进化!IL-17A抑制剂可达100%皮损清除率

 

银屑病对外观形象的改变是所有患者都能第一时间感觉到的影响。由于银屑病发病一般在四肢、颈部、头皮等部位,有红斑、斑块、云雾状的鳞屑,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状况。此外,银屑病患者往往伴有皮损产生的不适,如瘙痒、干裂、疼痛感等,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彻底清除皮损,恢复健康皮肤是银屑病患者的重要需求。

 

“银屑病患者希望夏天能跟朋友一起穿个半袖散散步,跟大家一起来游泳。平时可以正常工作、交友。所以说,银屑病对患者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不仅包括身体和心理,还有社交等。”张春雷教授表示,以往传统治疗治疗目标只能改善患者皮损50%左右(PASI 50),这是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的。

 

2000年以来,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陆续登陆中国,并快速迭代,涌现了一批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靶点的第一代生物制剂;2009年,IL-12/23抑制剂的出现开启了白介素治疗银屑病的大门,成为第二代生物制剂;2019年,新一代白介素类抑制剂——IL-17A抑制剂相继在中国获批上市。张春雷教授表示,这一年是银屑病白介素生物制剂的元年。

 

据张春雷教授介绍,第一代生物制剂的皮损改善率为75%(PASI 75),而第二代生物制剂的治疗目标达到了皮损改善率90%(PASI 90),甚至100%(PASI 100)。

 

“把银屑病治疗推到这么高的目标,是因为IL-17A抑制剂的成功使用。”张春雷教授表示,IL-17A抑制剂跟传统治疗甚至是第一代生物制剂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能够使患者皮损完全清除,实现“治好”银屑病的目标。

 

据张春雷教授评价,在TNF-α、IL-17A、IL-23三个靶点中,IL-17A的起效速度最快,皮损清除率最高,迄今为止已经达到了“天花板”的级别。

 

 

 

 

 

 
 

 

目前,包括依奇珠单抗在内的6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方面是革命性的、里程碑的、划时代的。从最初的可望不可及,到现在大部分患者都能承担得起,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张春雷教授谈到。

 

可以预见,随着以依奇珠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纳入医保,越来越多的患者从认识到熟悉,再到主动寻求生物制剂的治疗,银屑病的治疗将不再是难题。

 

 
 

-THE END-

 

1 Global report on psoriasis.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 ISBN 978 92 4 156518 9

2 Xia Li, et al. AAD 2021. Poster 25258

 

★ 来源: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7Pdui496pk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