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治疗
外用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素小体转运、促进表皮更新及抑制炎症等机制来治疗PIH。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药物(强推荐),以氢醌为代表,是PIH治疗的一线用药,最常见使用浓度为2% ~ 4%。
◎抑制黑素细胞增殖药物(强推荐),包含氨甲环酸、壬二酸、烟酰胺、熊果苷等,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相对温和刺激性小,患者可长期应用。
◎促进表皮更新类药物(弱推荐),如维A酸、阿达帕林及他扎罗汀等,具有一定刺激性,需慢慢建立耐受,起效需3个月以上。
◎抑制炎症反应类药物(弱推荐),如地奈德、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可短期用于伴炎症反应的PIH皮损,若皮损处无炎症反应不建议使用。
PIH口服用药种类与黄褐斑治疗类似,常用药物包括氨甲环酸(强推荐)、谷胱甘肽(强推荐)、维生素C(弱推荐)、维生素E(弱推荐)等,需较长时间口服,适用于PIH皮损面积广泛患者,建议与外用药物联合应用。
●化学剥脱(强推荐)
通过使用不同浓度含酸类化学物质作用于皮肤表层引起可控性损伤,利用创伤修复原理促进皮肤重建,从而加速色素代谢及真皮胶原的重塑,还可通过调节皮肤pH值和微环境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常用化学剥脱剂包括甘醇酸、水杨酸、乙醇酸、三氯醋酸、苦杏仁酸、复合酸等。
●光电治疗(强推荐)
是PIH发生与治疗的“双刃剑”,不恰当的光电治疗可诱发或加重PIH皮损,而合适的波长、能量密度及术后护理可有效治疗PIH,疗效甚至优于局部及口服药物治疗。常见光电治疗仪器包括Q开关激光、强脉冲光、皮秒激光及点阵激光等。
●中医中药(弱推荐)
中医将PIH归为“黧黑斑”的范畴,孙思邈在《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其病因为“由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致令气血不调”。由于受外界环境刺激或体内余热未清,血热蕴结于皮肤,日久热瘀互结,血脉瘀滞,导致面部气血失和,出现色素沉着。
口服中药主要以补益气血、养血祛风、疏通经络、清热解毒等治疗为主,外用中药主要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美白淡斑和解表解肌治疗为主。
共识也提到要正确进行皮肤屏障修复(勿过度洗涤和使用过烫水清洁等易造成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加重PIH;使用对皮肤无刺激,不易引起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且不会诱发皮肤炎症的护肤品)和 注意防晒(紫外线照射可诱导黑素细胞产生更多黑素颗粒,并减慢局部炎症消退速度;若PIH皮损处仍具有炎症反应,如红斑、瘙痒、鳞屑等,可选择长袖的衣物、宽檐帽子、防晒镜及防晒口罩等遮挡式方法防晒减少紫外线照射对炎症后色沉的进一步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