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外用药物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适用于绝大多数银屑病患者。治疗时需根据病型、皮损的特点和患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外用药物。
银屑病的外用药物种类繁多,传统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类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以及复方制剂等。近些年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外用药,如抗人IL-8单克隆抗体乳膏、本维莫德乳膏纷纷上市,给银屑病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银 屑 病 常 用 外 用 药 概 况
1:润肤剂
近年来,外用修复皮肤屏障的保湿护肤品已越来越多地成为了银屑病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复发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润肤剂包含多种剂型(霜剂、软膏等),通过润湿干燥皮肤,减少鳞屑和减轻瘙痒。单纯的润肤剂安全性好,可作为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治疗银屑病的外用一线药物。《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中提到,润肤剂可用于急性期、进行期寻常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的基础外用治疗。
2:维生素D3衍生物
主要通过抑制表皮增殖,促进角质分化和免疫调节而发挥作用。适用于静止期斑块状银屑病。与糖皮质激素相比,该类药物作用持续时间更长。维生素D3 衍生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交替使用,可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3:维A酸类药
可用于体表面积小于20%、躯干和四肢部位的静止期斑块状银屑病。维A酸类药最好与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可以减少刺激,增强疗效。维A 酸类联合UVB光疗时,可提高疗效,减少光疗的剂量。
4: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最早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此类药物在皮肤相对薄嫩部位有更好的疗效,因此《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将面部和反向银屑病(间擦部位、褶皱、外生殖器部位等)作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使用指征。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可作为银屑病面部皮损的首选治疗。该类药物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或序贯外用,发挥协同效应,且能减少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皮肤萎缩。
5:抗人IL-8单克隆抗体乳膏
抗人IL-8单克隆抗体乳膏是一种外用生物制剂,可中和IL-8的活性,抑制白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真皮和表皮趋化,减轻皮损内炎症反应。值得一提的是,IL-8同样是皮炎湿疹中关键致炎因子,所以该药物也同样获批了特应性皮炎的适应证。抗人IL-8单克隆抗体乳膏对于点滴状和斑块状银屑病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轻。
6:本维莫德乳膏
本维莫德是一种非激素小分子外用药,属于芳香烃受体调节剂,能激活芳香烃受体,促进芳香烃受体通路下游CYP1A1基因的表达,以及诱导芳香烃受体的核内转运,调节免疫平衡,显著抑制T细胞浸润和γ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迁移,具有直接抗炎作用。适应症为成人轻中度寻常型稳定性银屑病。
7:复方制剂
复方制剂旨在使患者能同时应用不同机制的药物,在提高患者用药便利性和依从性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可联合系统治疗药物或生物制剂来控制严重复杂的病情。复方制剂中活性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稳定性已被证实,复方制剂主要有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等。
8:角质促成剂
常用药物有2%~ 5%焦油或糠馏油、5%~ 10%黑豆馏油、3%水杨酸、3%~ 5%硫磺、0.1%~ 0.5%蒽林、5%鱼石脂。煤焦油软膏可与UVB联合,对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远优于单用煤焦油软膏或单用紫外线疗法。
9:角质松解剂
5%~ 10%水杨酸、10%硫磺、20%尿素、5%~ 10%乳酸、0.1%维A酸等均具有角质松解作用,适用于慢性斑块状银屑病。联合用药时,水杨酸的角质松解作用通常可增加其他外用药物的渗透性。角质松解剂治疗银屑病除常规外涂,尚可使用封包及联合其他药物。
10: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通常分4 级: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强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受累部位和皮损厚度、类型以及涂抹面积等因素。
弱效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面、颈、皱褶、外生殖器及儿童尿布区域 ;中强效糖皮质激素多用于头皮、躯干和四肢 ;超强效糖皮质激素一般限于肥厚、掌跖部皮损或治疗无效的顽固皮损。斑块状银屑病宜选用中强效糖皮质激素,而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宜选用弱中效糖皮质激素,以防刺激造成病情加重。
外用激素时,皮损基本控制后需避免突然停药,原则上应在取得明显疗效后逐渐减量。使用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的时限通常在2~4周,不主张长期连续使用。同时可采用间歇、联合、轮换和序贯的治疗策略,避免长期或持续外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鉴于某类药物可能有多个厂家生产,我们只从网上搜集并罗列部分厂家的产品图片,并未能完全展示。只要您所用药物具备“国药准字”,即为正规药物!
THE END
封面:摄图网/有授权
产品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