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楚天都市报 极目新闻
随着近几年银屑病治疗进入生物制剂时代,药品高昂的费用逐渐“破冰”。今年1月1日起,依奇珠单抗等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剂纳入国家新医保目录,单支药物的价格降幅近58%,患者每月仅需自付几百元,就能用上新药。
5月19日,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陈柳青表示,新药的可及性让更多患者受益,但仍严格把握适应症,患者也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放宽心态,保证正常健康的生活习惯。
陈柳青 教授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
银屑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它不只是简单的皮肤病
38岁的詹先生(化姓)很苦恼,几年前全身长出大片红斑,还非常痒,一抓就容易出血。后来症状开始加重,还掉皮屑、关节疼痛。今年初,他赶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医生确诊是银屑病。听说这病没法根治,詹先生急得整夜睡不着。
“这个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陈柳青说,除了全身红斑、有银白色鳞屑外,还会引起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关节病变、抑郁等问题,还可能失去劳动力。
说起银屑病,很多人以为只是皮肤问题。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医学界已经认识到,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无法彻底治愈,症状会持续终生。
现实是,银屑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陈柳青主任介绍,上世纪80年代,该病发病率为0.17%,到目前国内患病率约0.47%。粗略估算,中国约有650万至700万银屑病患者,平均每200人中可能就有一位。陈柳青主任表示,从该院皮肤科接诊情况来看,银屑病就诊量可排到前五位,每年银屑病新发患者达数百人,轻症为主。其发病年龄,从幼儿到老年人都有发病,但有两个小高峰,一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另一个50岁以上的中年人。
迫切希望清除皮损,大多数患者治疗绕弯路
严重的患者,有多痛苦?陈柳青主任说,她曾接诊一位小伙,全身鳞屑从头皮蔓延至后背、手臂,哪怕在床上翻个身,床单上全是皮屑,尤其是到夏天,他不敢穿短袖,生怕被周围人笑话。还有的患者,皮肤上长出脓疱,遍及全身,甚至伴有关节疼痛或变形。临床调查显示,银屑病患者迫切希望能通过治疗快速清除皮损。据世卫组织的调查报告,这一部分人群占比高达94% 。
之前面对患者的诉求,陈柳青主任也很无奈和揪心。一直以来,治疗银屑病的“武器”有外用药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维甲酸、免疫抑制剂等传统系统治疗。尽管方法很多,但疗效仍然有限,见效较慢,加上病情容易反复,很多银屑病患者,尤其是中重度患者没有规范治疗,而是宁可“绕弯路”去选择各种偏方、土方。
“为了让皮肤看起来正常,他们费尽心思。”陈柳青主任说,有的土方中含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成分,有些患者导致身体不可逆的损伤,得不偿失;还有的因疾病反复发作,最后身心疲惫,放弃治疗。
生物制剂纳入医保,每月自付只要几百元
随着医学进步,近年来,以生物制剂为代表的药物开启了银屑病治疗的全新时代,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据悉,近年来,靶向作用于TNF-α, IL-12/23,IL-17的生物制剂,在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中,IL-17A的细胞因子,是银屑病炎症产生以及进展的核心“凶手”,它使皮肤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只要将其控制住,能更加精准缓解银屑病症状。
陈柳青主任说,生物制剂不进入细胞,与导致发病的炎症因子结合,直接发挥作用。与既往治疗手段相比,生物制剂见效更快,疗效也有很大进步。以靶向白介素-17A抑制剂——依奇珠单抗为例,治疗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性银屑病成人患者。从该院临床来看,有的患者使用一个月,能控制95%到100%的皮损。
使用生物制剂前要完成特定的检查项目
哪类患者更适合生物制剂的治疗?“作为临床医生,要严格把控禁忌症。”陈柳青主任一再强调,患者一定是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在传统治疗效果不佳,或已有关节症状、代谢相关疾病等,可考虑作为新的治疗选择。
陈柳青主任说,生物制剂使用前,患者要查血、尿、肝肾功能等,包括乙肝、结核在内的多项指标。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早期治疗时一个月复查一次,之后两三个月一次。
对于日常护理,陈柳青主任建议,避免外伤,防止搔抓和强力刺激,以免产生新的皮损;宜用温水洗澡,禁用强碱性肥皂、洗发水;脓疱型患者勿揉搓皮损部位,以防发生糜烂和防止继发感染;戒烟戒酒;正确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