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作 者 简 介

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孙 婧 茹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毕业
美国密歇根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
临床擅长:银屑病、湿疹、敏感皮肤、痤疮等皮肤病。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银屑病专业门诊(普通医师)、周四下午实名制门诊。
 
目前发表SCI文章二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荣获2016年度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2018年度中华医学会优秀研究生,2018年度百名网络影响力青年医生之一。

银屑病的传统治疗

 

银屑病属于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策略,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治疗。传统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系统治疗、物理治疗。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皮损类型、轻重程度、是否存在用药禁忌等进行合理选择。

 

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以斑块型银屑病为例,目前的主要治疗策略如下:

 

 

外 用 药

 

外用药物是轻度银屑病的首选,也可作为中重度银屑病的联合用药。是所有治疗中最基础的环节。主要的用药包括:

 

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1、糖皮质激素:是银屑病最常选择的外用药物之一,主要起到抗炎、止痒、免疫调节的作用。不同部位因为皮肤厚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强度的激素。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激素,可以避免皮肤萎缩、紫癜、多毛等不良反应。

 

2、维生素D3衍生物:主要通过抑制表皮增殖、促进角化和免疫调节而发挥作用。常用药物为卡泊三醇和他卡西醇,可以用于静止期的银屑病的维持治疗。

 

3、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面部或者在间擦部位的银屑病,主要常用药物为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可以减少皮肤萎缩的副作用。

 

除以上三种药物外,目前也有维A酸类(如他扎罗汀)、角质促成剂(3%水杨酸)、角质松解剂(如0.1%维A酸)等,以及目前常用的复方制剂(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复方丙酸氯倍他索)。当然润肤剂也是必不可少的外用药物,可以有效帮助安抚炎症,增加其他药物的渗透性。

 

 

系 统 治 疗

 

多数中重度银屑病患者需要系统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多数内用药物有抑制表皮增殖和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正常角化,免疫抑制的作用。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以及不良反应。以下表三种药物为例:

 

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除上述三种药物外,还有硫唑嘌呤、中成药物(复方青黛胶囊、消银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等治疗药物。

 

 

物 理 治 疗

 

物理治疗以光疗和沐浴疗法为主。其中光疗主要采用波长在311nm的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免疫调节,作为银屑病的维持治疗比较安全。通常作为外用药物或者系统治疗的补充治疗。

 

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需要注意以下人群一般不适合光疗:

 

1、合并癫痫或红斑狼疮者

2、光敏患者

3、患有日光相关的皮肤肿瘤者

4、年老体弱不能配合光疗者

 

光疗的频率一般推荐每周三次,隔一天照一次;疗程一般3个月左右,即一个疗程约为36次;每次时长取决于照射的强度,光照的强度会随着照射次数而增加,因此照射时间从开始的几十秒钟增加到几分钟不等。

 

光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

 

1、照射过量:类似晒伤反应,局部感到灼痛,出现红斑甚至水疱。可在照光后4~6小时出现,24~36小时左右最严重。

2、皮肤干燥瘙痒:UVB引起的皮肤干燥瘙痒可以外用润肤剂帮助缓解。

3、皮肤色素增加及老化:长期照光可能带来皮肤颜色加深、皮肤干燥、皱纹增多等光老化现象。

 

 
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综上,传统治疗需要正规医院专业皮肤科医师进行评估和选择,同时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严格把握适应症,监测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

 

★ 本文已得到作者授权;部分插图来源Google;封面公共图片库。

 

END

 

 

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成立于1915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现代西医皮肤科的引领力量之一。经几代人的拼搏努力,现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接轨的皮肤性病学医疗、教学与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是全国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牵头单位,承担了多项银屑病新药临床试验,从而进一步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您长期遭受银屑病的困扰,可扫描二维码了解临床研究项目。

 

银屑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现状(二)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