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打在哪儿最有效?”
“需不需要打一针换个地方?”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生物制剂到底该怎么用。

使用生物制剂,为什么总逃不开“挨针”?
01
但人体消化道内的酸和酶会分解蛋白质,如果是口服这类大分子药物,药物还没过消化道就被分解了,更别提进入血液工作了。因此,这类大分子药物大多与“口服”无缘,只能采用皮下注射(俗称“打针”)或静脉输注(俗称“打点滴”)方式给药,使得药物能进入血液、并随着循环到达全身各处来发挥药效。
就目前国内常用的生物制剂来看,除了英夫利昔单抗需要住院打点滴,其他都可以通过皮下注射完成,还是非常方便的。
打针打在哪儿最有效? 0 江湖上一直有种传说,说生物制剂往哪儿打,哪里就起效快。注射在上臂,上半身好得快;注射在大腿,下半身好得快。 这个……小编也想知道啊!可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能证明这句话的真伪。从理论上说,银屑病是全身性疾病,因免疫系统问题产生的多余炎症因子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多个部位。而生物制剂在注入人体后会进入血液循环,针对全身发挥作用,因此在不影响总体吸收的前提下,不同部位的注射对各处皮损的清除效果影响不大。 但从操作上来说,有些部位确实“更适合”用来注射生物制剂,比如:上臂背面和侧面、腹部、大腿前面[1],原因在于这些部位脂肪组织较厚,注射更方便。病友可以一只手捏起这些部位的皮肤,将针头以垂直90度角或45度角缓缓插入皮肤进行注射。 图源/文献 用生物制剂是不是最好“打一针换个地方”? 03 这问题很眼熟啊!平台之前做过一个“专家会客室”系列,里面就有病友问了相似的问题,医生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注射部位不需要每次更换。如果是由于注射部位出现轻微皮炎,或者由于长期注射导致局部出现硬节,可以考虑更换部位。不更换部位不会影响药物疗效,不管是否更换注射部位,药物吸收率一定,那么药效就不会有太大影响。 所以啊,如果没有什么异样,不用“打一枪换个地方”这么麻烦。但如果用完药后有觉得不舒服,一定要第一时间跟你的主治医生联系,或者在下次就诊中跟医生说。 图源/摄图网
[1] Subcutaneous Self-Injection. med.umich.edu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