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嘉 宾
-科普嘉宾: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白彦萍教授
-主持嘉宾:银友付哥
科 普 小 贴 士
靶向治疗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治疗银屑病?
● 靶向治疗是目前银屑病系统治疗里的前沿治疗手段。最大的特点就是这类疗法会有明确的治疗靶点,并且这个靶点是经过基础研究证实、属于致病机制中的关键位点。
● 靶向治疗之所以能用于治疗银屑病,要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说起。银屑病是免疫系统相关的、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因为先天遗传或后天外界刺激等原因发生紊乱,使得一些炎症因子过度产生,导致炎症,进而诱发银屑病。
● 靶向治疗的思路就是通过“定向阻击”致病通路里的关键位点来阻断炎症通路,目前主要有两种思路:
思路1:抑制过多的炎症因子
目前大分子药物(生物制剂)采用的是这个思路,其靶点是银屑病中几个关键的致病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
思路2:调节炎症信号通路
这是目前小分子靶向药物的思路。其靶点是负责介导炎症信号的关键分子或酶,如酪氨酸激酶2(TYK2)和磷酸二酯酶-4(PDE-4)。
除了靶点不同,大分子疗法和小分子疗法的区别还有什么?
大分子疗法:
● 因为分子“个头”大,难以通过胃肠道吸收,容易被代谢分解失去活性,因此需要通过注射或者输注给药, 需冷藏保存
● 疗效强劲
● 可能因免疫原性导致注射部位过敏反应,或出现抗药抗体导致疗效衰减
小分子疗法:
● 药物分子“个头”小,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一般口服或者外用,常温储存
● 疗效稳健
● 小分子药物通常无免疫原性,耐受性较稳定
TYK2和 PDE-4都是新靶点,它们和银屑病治疗有什么关系?
TYK2(酪氨酸激酶2):
● 负责介导IL-23、IL-12和I型IFN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的激酶,是IL-23/Th17轴中关键的信号分子。
● 举例来说,TYK2像一个开关:开关打开,信号畅通,IL-12就可以在下游形成TNF-α,IL-23在下游形成IL-17;抑制TYK2,就像关上开关,信号中断,无法在下游生成这些炎症因子。
● 和二代生物制剂“一脉相承”,都是针对IL-23/Th17这条关键炎症轴。
图片来源网络
PDE-4(磷酸二酯酶-4):
● 一种存在于免疫细胞内的代谢酶,会把可以控炎的环磷酸腺苷(cAMP)分解成会促炎的单磷酸腺苷(AMP)。
● 抑制PDE-4,可以减少对cAMP的分解,控制炎症发生。
图片来源网络
小分子靶向药物出现,使得靶向疗法越来越多元化,对患者有什么影响?
● 不论是生物制剂还是小分子靶向药物,靶向疗法的出现,本身就是银屑病系统治疗的一大进步,大大提升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药物越多,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就越多。医生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不同药物的适用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不足或者过度治疗的情况。
白彦萍 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岐黄学者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分会 副会长
中国中医药协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北京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名誉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美容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皮肤科杂志》编委等担任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参编国内医学著作6部,主编2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