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委员提案发声“中西合璧”直击银屑病(我们一直在努力!)
任千里向全国两会提交了正式议案
以银屑病为例,这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是人类顽症之一,其病因复杂且临床无法根治,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2018年发布的《中国银屑病疾病负担和患者生存质量调研报告》显示,银屑病长期反复迁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不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容易产生骨关节破坏(20~39%)、心脑血管疾病(2~5.9%)、恶性肿瘤、代谢综合征(30.1%)、焦虑抑郁(67 %)甚至有自杀倾向(有34%患者产生过自杀念头,7%的患者过去一年曾实施过自杀行为)等严重致残、致命的并发症。有37% 的患者因患银屑病失业,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失业率更是高达 48%。即便是有工作的患者,银屑病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使收入减少。
银屑病患者的困扰主要包括:1.病痛本身异常痛苦;2.来自社会的歧视,心理压力极大;3.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这些患者生活质量堪忧,亟需国家和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切实提高银屑病医疗保障水平。
银屑病几乎是终身性疾患,目前已有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生物制剂的药物,只要坚持使用药物,身体就能维持一个良好状态。2004 年美国上市了第一款针对银屑病的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疗效是肯定的。此后的十几年,国外多家药厂又相继推出多种新一代生物制剂,靶向性更好,对银屑病的清除率更高。2013年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了第一款针对银屑病的进口生物制剂,但价格及其高昂,6600 元/每支,按体重给药,假设患者体重 60 公斤,维持治疗阶段每两月需注射 3 支,(100 mg/支,每公斤体重 5 mg)19800 元,每年需要 11.88 万元,当时全自费。目前该药在北京已纳入医保,是乙类药,患者自付 10%,剩余的 90%,由医保报销七成,患者再自付三成,算下来每支药患者需自付740多元,每两个月使用3支的话,约2200多元,患者是能够负担得起的,这使得药物的可及性大大增加。
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已经将部分针对银屑病的生物制剂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这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截止目前为止,国内还仅有部分城市、地区(北京、上海、广州和合肥等地)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全国尚有不少地区正在制定相关落地政策,大部分银屑病患者仍在期盼这一惠民政策的尽快落实。
为此全国两会有二位代表和委员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任千里提交了《关于加快提高银屑病等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建议》议案
在议案中任千里呼吁:
1.建议国家医保局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有关将银屑病等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系统性疾病用药纳入医保政策的尽快落实,并将银屑病等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系统性疾病纳入门诊慢性病或特殊疾病管理、保障范畴,建立我国“银屑病精准、规范化全程管理治疗模式”,引导患者接受正规化治疗。
2.建议国家医保局将银屑病等,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系统性疾病用药纳入国家药物谈判(4+7扩围模式)程序,以大幅度降低药价,并建立患者和国家医保共同分担的合理支付模式,满足患者“用得上药,用得起药”的需求。
3.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精神,简化引进审批程序,加快国际上新特专药的引进,同时扩大国家药物谈判范围,鼓励国内药企生产更多仿制药,让更多国际同类最新生物制剂药物进入国内市场,以形成市场竞争竞价机制,有利于高昂的生物制剂药物市场价格的降低。
4.鼓励相关机构加大对银屑病的科普宣传,增加公众对银屑病的认知,减少对银屑病患者的歧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更多患者重返正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淮北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感染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学会影像医师分会常委,安徽省影像医师分会创伤与急诊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安徽省影像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抗癌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百优医生;第二届淮北市优秀科技人才,第四届淮北名医。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篇,完成科研成果3项。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针对银屑病就“建立银屑病规范化管理治疗模式”等相关问题提交了提案。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到银屑病这种疾病的危害,引起了全国众多银友的期待和关注!
银屑病作为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是人类顽症之一,其病因复杂且临床无法根治,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用药治疗。银屑病长期反复迁延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受到病痛、社会歧视、心理压力极大、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困扰。为此,卢传坚建议:
一是加强对银屑病的科普宣传,增加公众对银屑病的认知,减少对银屑病患者的歧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更多患者重返正常生活。
二是制定和出台相关医保政策,将银屑病纳入门诊慢病或特殊疾病保障范畴,建立我国“银屑病精准、规范化全程 管理治疗模式”,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正规治疗费用完全纳入医保序列,引导患者接受正规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的有关精神,加大支持治疗银屑病及其他慢性皮肤病的现代创新中药的研发。
四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精神,简化引进审批程序,加快 国际上新特专药的引进,同时多边多层次地与国际各大药企同步谈判。
五是加快与国际药企的谈判与合作,加快生物制剂进入医保谈判程序,并建立患者和国家医保共同分担的合理支 付模式,满足患者“用得上药,用得起药”的需求。
六是建议国家在产业引导,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和税收减免上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国内生物制药产业以原研、合作 研发、授权合作生产等形式生产生物制剂,提高国产药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药品价格,满足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
中国中医药报讯 (记者王青云)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