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冷冻治疗,让银屑病“冷静”一会儿!
液氮冷冻治疗银屑病,估计很多朋友和小编一样觉得陌生。的确,小编患病多年也从未听说过,巧的是昨晚小编在查找资料时看到了这个方法。在目前治疗银屑病的众多疗法中,几乎看不到“液氮冷冻治疗银屑病”的身影,但并不妨碍我们了解一下。
什么是“液氮冷冻治疗”?
液氮冷冻治疗:是一种物理治疗的办法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通过液氮的低温作用促进治疗部位的皮肤和皮损的组织坏死,通常这种低温达零下196度,在这种低温的程度下导致目标治疗部位的组织冻融,水肿,坏死,最终逐渐脱落,脱落的部位被新生的皮肤组织替代,这样就完成了1次液氮冷冻治疗的过程。有的皮损可能需要经过多次液氮冷冻治疗,才能起到相应的临床效果。(许光仓 镇江市中医院皮肤科)
液氮冷冻治疗银屑病:用棉签蘸蘸取液氮后 , 涂抹于皮损部位 , 皮肤会略微结成一层薄霜 , 受损处的温度约在 3~6℃ , 复温后 , 皮肤会反射性的充血和扩张 , 温度会提高 1~2℃。液氮低温冷冻治疗可以较好的对受损处毛细血管的收缩起到保护作用。复温后毛细血管温度升高 , 发生充血和扩张 , 能有效的提高机体中血管的舒缩能力 , 改善受损处的血液流变学 , 提高微循环 , 改善皮损处状态 , 与此同时可以调节患者的中枢神经 , 减少皮损处的炎性反应。(李峥 盘锦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从某篇资料上看到,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在2017年1月—2018 年1月选取在该院诊治 586 例患者,针对共15种皮肤病(扁平疣、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进行液氮冷冻治疗。虽然在15种皮肤病中并没有银屑病,但该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 90.61% ,提示液氮冷冻治疗在各类皮肤疾病中发挥着明显的效果。[1]
另一篇在2016年发表在《北方医学》上的文章介绍,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在2013 年 1 月~2015 年 8 月选取到院就诊的126例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尾数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63 例给予糠酸莫米松进行治疗;实验组 63 例在此基础上使用液氮冷冻的方式进行干预。结论显示,相对于单独应用糠酸莫米松,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应用液氮冷冻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2]
无独有偶,2015 年 4 月至 2017 年 3 月成都市成飞医院将收治的 80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使用糠酸莫米松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液氮冷冻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 PASI 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 0.05)。结论:用液氮冷冻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
在“知网”搜索“液氮冷冻治疗银屑病”,最近的是2021年8月发表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的一篇资料:盘锦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在2019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34 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 各 17 例。对照组应用消银颗粒治疗,2 次 /d, 1 袋 / 次 , 共治疗 7 周。研究组应用浅低温冷冻治疗 , 用棉签蘸液氮后快速的涂抹于患处 , 使用剂量在患者皮肤上略微结薄霜即可 , 每次用药后需要在患处摩擦约 5 s, 复温后再次涂抹 , 每个受损处均需涂抹 3 次 , 1 次 / 周 , 共治疗 7 周。两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
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4.7%
研究组: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1%
本篇资料结尾处写到:此次研究的不足在于选择的患者较少 , 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在今后的研究中会不断进行深入 , 以便验证此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 希望此次研究可以为其他研究学者与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4]。
小编想,如果未来这个方法能在更多的临床试验中得以验证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银屑病患者岂不是又多了一个治疗银屑病的手段。拭目以待!
1:探讨液氮冷冻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2:液氮冷冻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3:液氮冷冻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效果探讨
4:浅低温冷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图片:公共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