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银屑病诊疗痛点,IPC定义“局部治疗失败”为哪般?

各位朋友是否还记得银屑病“二分法”?即国际银屑病委员会(IPC)通过改进的德尔菲分类法,重新定义了系统治疗(如口服或注射)的准入标准。也就是不再按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分类,而是采用“二分法”将患者分为两类:适合局部治疗与适合系统治疗。如果皮损面积大于10%病情涉及特殊部位(如头皮、面部等)或局部治疗失败,符合三个条件之一的,均可适合系统治疗。那么,请问“什么是局部治疗失败”?估计每个患者或每位医生的判断都未必完全一样。不仅如此,就连世界各国对“局部治疗失败”缺乏统一的标准。现在好了,国际银屑病委员会(IPC)通过专家小组的讨论并给出了定义“局部治疗失败”的建议,旨在让银屑病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预防长期疾病带来的影响(包括共病)。

图片
IPC官网截图
2025年10月21日,国际银屑病委员会 (IPC) 在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JAAD)上发表了《关于定义银屑病局部治疗失败的共识:国际银屑病委员会的建议》。该共识由IPC董事会主席Bruce Strober牵头,并由IPC全球专家小组参与撰写。它首次提供了国际统一的框架用于定义银屑病的局部治疗失败,而这也是 IPC 疾病严重程度重新分类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既往的多项调查(如国际UPLIFT研究)显示,超过一半体表面积受累不足3%的患者也认为自己的病情属于中度或重度,所以本次共识也强调了医务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自身感受。

●在连续完成两次为期4周的局部治疗疗程后,仍无法实现皮肤完全清洁或接近清洁(体表面积≤1%,医生总体评估得分为0或1),即可判定为局部治疗失败。●若患者自述银屑病为中度或重度(尽管医生评估为轻度),且在身体、心理或社交方面受到显著影响,也应重点考虑判定为局部治疗失败

该建议还强调,如果局部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可长期使用。然而,强效皮质类固醇连续使用不应超过4周超强效皮质类固醇的使用则应限制在2-4周内。若在上述规定时间内治疗失败,则表明需将患者的治疗方案转为紫外线光疗或系统治疗,同时局部治疗可继续作为针对顽固性病灶的辅助治疗手段。

统一标准的出台,能减少临床诊疗的主观性,避免患者因治疗延误加重负担。未来,结合患者年龄、合并症等个体情况,依据共识与区域指南制定方案,将更精准推动银屑病诊疗规范化,帮助患者更早摆脱疾病困扰。

THE END
▲本文摘自国际银屑病联合会(IPC)官网;借助在线翻译,不恰之处请谅解!

图片

银友互助小店

助力皮肤健康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