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健康成长!
儿童银屑病,一般指银屑病发生在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较小的薄的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有研究显示,三分之一的银屑病发生于儿童时期[1],银屑病不仅对孩子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对孩子造成思想负担和压力,以致影响其心理发育。儿童属于银屑病中的特殊人群,基因、感染、精神因素以及T细胞免疫紊乱是儿童银屑病的四大病因[2]。接下来,我们将儿童银屑病的治疗方法简单介绍一下。
儿 童 银 屑 病 治 疗 目 的 及 原 则
银屑病目前尚无法根治,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38%的儿童银屑病病例有自发缓解倾向,多数儿童银屑病可通过外用药物治疗得到控制。共三条治疗原则。
第一,根据银屑病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治疗方法。
第二,安全,充分认识儿童生理特点,其外用药物吸收和系统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在儿童人群中,各种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很少,多数药物为超说明书适应证应用。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应与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充分沟通治疗的潜在不良反应。
第三,个体化,根据不同年龄、部位、严重程度以及经济效益比制定治疗方案。
外 用 药 物
1:激 素
外用激素是治疗银屑病最常用的药物,有抗炎、抗增殖、免疫抑制和止痒作用,能减少银屑病皮损的红斑、鳞屑和瘙痒,通常耐受性良好。
根据其作用强度,外用激素可分为弱效、中效、强效和超强效4级。强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受累部位和皮损厚度、类型以及涂抹面积大小等因素。弱效激素通常用于面、颈、皱褶、外生殖器及尿布区域;中-强效多用于头皮、躯干和四肢;超强效一般限于肥厚、掌跖部皮损或治疗无效的顽固皮损,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皮损基本控制后避免突然停药,应采取减量模式延长病情缓解时间。减量是把每日用药减为隔日,如果无复发再减为 2 次/周,并维持数周。
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萎缩、多毛、毛细血管扩张、萎缩纹、玫瑰痤疮和口周皮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等,减少不良反应,可采用激素与非激素类外用药联合或序贯治疗。
2:维 生 素 D3 衍 生 物
卡泊三醇为合成的维生素D3衍生物,于1990年代初首次从欧洲引进用于治疗银屑病,证据级别为Ⅰ级。维生素D3衍生物作用于银屑病的机制是其与维生素D受体相结合从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
注意事项:
①35%的成人患者使用卡泊三醇后可发生局部不良反应,包括烧灼感、瘙痒、水肿、表皮剥脱、干燥和红斑等,继续治疗后,这些不良反应常会减轻;
②全身不良反应包括可逆性高钙血症和甲状旁腺抑制,这些不良反应极少发生,除非患者超推荐剂量(每周100g)使用或存在肾脏疾病或钙代谢能力障碍等基础疾病;
③卡泊三醇可能存在光敏性,这可能是与表皮变薄有关,大量实践表明卡泊三醇可以联合 UVB 光疗;
④卡泊三醇用于儿童(2~14岁)有效且耐受良好,用药量高达每周50g时伴轻微的皮肤刺激,没有显著代谢影响。
3:钙 调 磷 酸 酶 抑 制 剂(TCI)
注意事项:
①TCI治疗银屑病时无特别的注意事项,但证据均来源于特应性皮炎试验数据;
②TC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烧灼感和瘙痒,随药物使用逐渐减轻,可通过沐浴或延迟用药来缓和,他克莫司比吡美莫司更易出现以上不良反应;
③由于缺乏这两种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潜在恶性肿瘤风险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5年发布了针对这两种药物的“黑框”警告,但临床数据尚未发现TCI与皮肤癌风险增高有关;
④部分动物实验表明 TCI 和紫外线的间断使用会升高表皮肿瘤发生风险,但在人类尚未观察到类似结果,因此对接受紫外线治疗的患者应谨慎使用TCI。
4:蒽 林
具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诱导上皮细胞分化及抗炎作用。不易经皮肤吸收,用于儿童有效、安全。
不良反应表现为红斑、灼热感、刺痛及瘙痒,建议用浓度递增疗法、短程接触疗法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从小面积开始使用。要避免用于面部、会阴等皮肤薄嫩部位,不可与眼睛接触,接触后可发生严重结膜炎、角膜炎或角膜混浊。禁用于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及破损皮肤,其治疗儿童银屑病的证据等级为Ⅱ级。
紫 外 线 光 疗
1. UVB
NB⁃UVB(311 ~ 313 nm)为目前治疗银屑病的主要光疗方法,其安全性优于PUVA。
适应证:中重度顽固点滴状和斑块状儿童银屑病;小于10岁儿童谨慎使用。
不良反应:近期不良反应包括红斑、水疱、皮肤干燥、疼痛、瘙痒、光敏性发疹、单纯疱疹病毒激活等,外用润肤、镇静作用的皮肤屏障修复剂可缓解皮肤干燥、瘙痒、烧灼感等不适,必要时需使用激素等对症处理。
2:308 准 分 子 光 / 激 光
是NB⁃UVB的进一步拓展,仅作用于皮损部位,因而治疗银屑病更具专一性,具有缓解期长、治疗次数少、累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适应证:轻中度稳定期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面部银屑病,也可用于皱褶部位和掌、跖、膝、肘、头皮等难治部位,皮损面积一般 < 10%BSA。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红斑、色素沉着、水疱、瘙痒、疼痛等。
口 服 药 物
1:甲 氨 蝶 呤
甲氨蝶呤主要具有抗炎、抗增殖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口服和皮下注射两种剂型。
2:维 A 酸 类
阿维 A 是第二代芳香族维 A 酸,用于治疗儿童泛发点滴状或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
通过与细胞内维A酸受体结合,调节相应mRNA分子转录过程,减轻炎症反应,减缓角质形成细胞增殖速度,使细胞分化和增殖正常化,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
生 物 制 剂
1:阿 达 木 单 抗(adalimumab)
是 TNF⁃α 的全人源IgG1 抗体。2020 年 3 月 26 日,阿达木单抗在中国被批准用于治疗对局部治疗和光疗疗效不佳或不适于该类治疗的 ≥ 4岁儿童与青少年的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是国内首个获批的用于儿童银屑病的生物制剂。
2:司 库 奇 尤 单 抗(secukinumab)
是一种特异性抑制IL⁃17A 的全人源IgG1κ抗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中重度银屑病治疗,2020 年欧盟批准其用于 6 岁以上儿童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2022年10月28日,司库奇尤单抗两种新规格(75mg和300mg)在我国获批,儿童银屑病适应症扩展至符合系统治疗或光疗指征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6岁及以上患者,不再因体重受限。
3:依 奇 珠 单 抗(ixekizumab)
是人源化靶向IL⁃17A的IgG4抗体。2020年3月美国FDA批准依奇珠单抗用于治疗6~18岁适合系统疗法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儿童患者。
4:乌 司 奴 单 抗(ustekinumab)
是一种抗 IL⁃12 和 IL⁃23 共有的 p40亚基的全人源 IgG1κ 单克隆抗体。乌司奴单抗被欧盟批准用于治疗 6 岁及以上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
THE END
银友互助小店
助力皮肤健康
扫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