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临床研究显示,10~16 周内IL-17通路抑制剂和大部分IL-23抑制剂的疗效均显著优于TNF-α抑制剂。乌司奴单抗疗效弱于IL-17通路抑制剂和IL-23抑制剂(tildrakizumab、mirikizumab除外),而强于依那西普,与其他TNF-α抑制剂作用相当。生物制剂bimekizumab可能是皮损清除最有效的药物。根据临床需求,可以转换不同的生物制剂以提高疗效。但并非所有的转换都能提高疗效。
此外,对有炎症性肠病(IBD)病史的患者,TNF-α抑制剂是IBD和银屑病共病治疗的有效选择,且对TNF-α抑制剂反应不佳的患者,可选用乌司奴单抗。对合并有慢性病毒性肝炎或潜在结核感染的患者,一线推荐使用乌司奴单抗,二线推荐IL-17通路抑制剂,三线推荐TNF-α抑制剂。
对于PsA患者针对抑制关节破坏的效果来说,目前认为TNF-α抑制剂是一线药物,二线推荐IL-17通路抑制剂,三线推荐乌司奴单抗,古塞奇尤单抗也于2020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PsA。双特异性IL-17A和IL-17F抑制剂bimekizumab和IL-23抑制剂risankizumab、tildrakizumab是新兴的治疗PsA的药物,正在计划进入临床试验。
以上研究结果大部分基于国外数据,这些数据为短期证据,仅限于诱导期(12 ~ 16周),生物制剂长期使用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国内近期数据有限,且缺乏远期数据,同时由于人种、地域及疾病治病条件等的差异,上述结果对亚洲人群是否适用尚不能确定。生物制剂已在我国陆续上市,我们应积极积累整理国内数据,明确生物制剂在国内银屑病患者长期使用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对病情稳定、活动度低的患者治疗方案的具体调整措施,以期进一步指导其临床应用。
【引用本文】 高蓉,张兰,李政霄. 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及关节病型银屑病的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 55(1):72-75. doi:10.35541/cjd.2019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