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目前,国内外已获批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包括 TNF-α抑制剂、IL-12/23抑制剂、IL-17A抑制剂、IL-23抑制剂、IL-17RA抑制剂、IL-17A/F双靶点抑制剂、IL-36R抑制剂等多种生物制剂。
小编从《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中找出下面内容:目前大多数生物制剂在我国获批的适应证均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IL-36R抑制剂除外),当患者的病情需要接受系统治疗时,特别是接受光疗或传统系统治疗无效、失效或无法耐受且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时,可考虑应用生物制剂。2
其他类型银屑病建议参考国外适应证批准情况及国内外临床经验。PsA(关节型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不及时控制有可能致畸、致残,建议积极考虑应用生物制剂。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如需使用生物制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评估,权衡利弊做出选择。2
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使用生物制剂了吗?当然不是!
在开始生物制剂治疗前,医生一般会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合并症、用药史,并对患者进行查体,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胸片或肺部CT、病毒性肝炎、结核(T-SPOT)等筛查。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医生才会为你采用生物制剂的治疗。当然,为保障用药安全,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查体。
END
2:《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
银友互助小店
助力皮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