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红皮病型银屑病治疗进展》
作者:孙维纳 栗玉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
01
传统疗法
红皮病型银屑病(EP)的有效治疗取决于支持治疗和处理根本原因。严重情况下,主张口服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尽管环孢素耐受性良好,但偶尔报道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血浆肌酐和尿素氨水平升高、肾功不全、脑血管疾病、肠胃不适等。长期使用甲氨蝶呤可能会增加肝毒性,肝纤维化和骨髓抑制的风险。阿维 A 可用于稳定患者,不良反应常见唇炎和脂质异常。随着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研究不断发展,由于传统药物的不良反应,迫切需要生物制剂及替代疗法。
02
替代疗法
低剂量纳曲酮(LDN)
纳曲酮为特异性阿片类拮抗剂。Younger 等报道 LDN可以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增加抗炎细胞因子能力。Beltran 等报道 1 例 16 年银屑病史女性,给予 4.5mg /d LDN 治疗,3 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6 个月后皮损消退,对皮肤科医生是种启示,可考虑使用 LDN 作为不能耐受传统药物的替代治疗。
阿普斯特( Apremilast)
阿普斯特是一种磷酸二酯酶 4 ( PDE4) 的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广泛抗炎作用,包括降低黏附分子表达,下调 TNF、IL-17、IL-23 等多种致炎细胞因子表达。阿普斯特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腹泻、上呼吸道感染、抑郁和体重下降等。有研究显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口服阿普斯特发生的不良事件相对较小,可能是有效的选择。Papadavid等报道 1 例 25 年银屑病史男性患者,治疗潜伏性肺结核期间停用阿达木单抗,病情加重,广泛红斑。口服阿普斯特 30 mg 治疗后的第 20 天,皮损完全清除。Arcilla 等建议阿普斯特作为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一线药物。然而,有患者因出现心房颤动而停止使用。所以,需要未来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03
生物制剂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在多种不同细胞类型(包括角质形成细胞,T 细胞和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之间相互作用。树突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产生IL-23,诱导 Th17 细胞分泌 IL-17、IL-21、IL-22 等Th17 类细胞因子; IL-17 也可由其他细胞类型产生,刺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或关节滑膜炎症反应。多研究表明,Th17 细胞及 IL-23 /IL-17 轴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为银屑病治疗提供重要靶点。
近年来,许多生物疗法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和抗 IL-17A 药物已显示出有效结果。但前瞻性对照研究和可提供的试验数据较少,大多数据和临床证据是基于个案报道。在这里,我们查看有关红皮病型银屑病生物制剂的最新数据。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1 依那西普( etanercept)
依那西普是一种可溶性重组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受体融合蛋白。作为竞争性内源性抑制 TNF,抑制TNF 的炎症级联反应。
2 英夫利西单抗( infiximab)
英夫利西单抗是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与高亲和力的可溶性和膜结合性 TNF-α 相互作用,从而打断下游炎症级联反应,通过补体介导等消除 TNF-α 产生细胞,诱导p53 相关角质形成细胞凋亡。
3 阿达木单抗( adalimumab)
阿达木单抗是高亲和力且特异性强的全人源性免疫球蛋白 G1 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 TNF 与其细胞表面 p55 和 p57 受体相互作用。
4 赛妥珠单抗( certolizumab pegol)
赛妥珠单抗是一种聚乙二醇化的抗 TNF 生物制剂。
IL-17 及其受体拮抗剂
1 司库奇尤单抗( secukinumab)
司库奇尤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抗 IL-17A 单克隆抗体,选择性与IL-17A 结合,阻止其与受体结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释放。
2 依奇珠单抗( ixekizumab)
依奇珠单抗是人源化 IgG4 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 IL-17A,阻断 Th17介导的炎症反应。
IL-12 /IL-23 拮抗剂
1 乌司奴单抗( ustekinumab)
乌司奴单抗是抗IL-12 /IL-23 的完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与 p40 亚基结合,抑制 IL-12 /Th1 和 IL-23 /Th17 炎症途径。
2 古塞奇尤单抗( guselkumab)
古塞奇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与 IL-23 的 p19 亚基结合而起作用。它选择性抑制 IL-23,从而抑制多种效应细胞因子的产生。
3 Risankizumab (瑞莎珠单抗)
Risankizumab 是一种人源化IgG 单克隆抗体,以 IL-23 的 p19 亚基为靶点的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03
小结与展望
-THE END-
★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