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应用生物制剂时,需要从疾病严重程度、共患病以及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1)对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患儿,在应用传统药物治疗无效或控制欠佳,或不适合应用传统药物治疗者,以及对于需要系统治疗的脓疱型银屑病患儿,可尝试生物制剂治疗。
(2)对于活动性关节病型银屑病,为防止发生关节损毁、畸形进而影响关节正常生理功能需积极治疗,传统用药不能很好控制疾病进展时,可采用生物制剂治疗。
(3)对于发生于特殊部位的银屑病(如头皮、掌跖、甲及反向银屑病)以及对传统治疗不满意的银屑病患儿,可采用生物制剂治疗;或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以及有迫切治疗意愿,在充分知情告知及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生物制剂治疗。
2. 疗效评估:
目前儿童银屑病中生物制剂应用的相关研究数量有限,根据生物制剂的有效性研究及儿童自身特点,建议以PASI90、PGA0/1、CDLQI ≤ 3作为满意疗效的指标,即“达标”。
(一)TNF-α抑制剂
是儿童银屑病应用时间最长且循证医学证据最多的生物制剂,主要应用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
1. 依那西普:2016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4~17岁适合系统治疗及光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推荐剂量为每周0.8 mg/kg皮下注射,体重>62.5 kg时剂量为50 mg/周,存在肝肾功能损害的患儿无需调整剂量。其治疗儿童斑块状银屑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和头痛,偶有局部注射反应。用药期间需注意感染的发生率增加,但一般为非重症感染。
2. 阿达木单抗:2015年欧洲药物管理局(EMA)及2020年我国批准该药用于≥ 4岁、局部治疗及光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合光疗的儿童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推荐剂量为:体重15~< 30 kg,20 mg/次;体重 ≥ 30 kg,40 mg/次;于第0、1周皮下注射,以后每间隔2周用药1次。其治疗儿童银屑病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鼻咽炎、头痛、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道反应。
(二)白细胞介素类
1. 乌司奴单抗:2020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 6岁、适合光疗或者系统治疗的儿童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2020年EMA批准其用于≥ 6岁、光疗及系统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儿童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推荐剂量为:体重<60 kg,每次0.75 mg/kg;体重60~100 kg,45 mg/次;体重>100 kg,90 mg/次。第0周及4周皮下注射,以后每间隔12周用药1次。该药治疗儿童银屑病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鼻咽炎、咽炎、胃肠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多数为轻症。
2. 司库奇尤单抗:2021年我国批准该药用于≥ 6岁、体重 ≥ 50 kg且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儿童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2020年EMA批准用于≥ 6岁适合系统治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2021年FDA批准用于≥ 6岁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文献报道的超适应证应用包括脓疱型银屑病。推荐剂量为:体重<25 kg,75 mg/次;体重25~<50 kg,75 mg/次;体重 ≥ 50 kg,150 mg/次(可提高至300 mg),第0、1、2、3、4周皮下注射,以后每间隔4周用药1次。其治疗儿童银屑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头痛、咽炎等。
3. 依奇珠单抗:2020年FDA批准用于≥ 6岁适合光疗或者系统治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2020年EMA批准用于≥ 6岁且体重≥ 25 kg需要系统治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推荐剂量为:第0周,体重>50 kg,160 mg皮下注射;体重25~50 kg,80 mg皮下注射;体重<25 kg,40 mg皮下注射;以后每间隔4周予初始剂量的半量皮下注射1次。该药治疗儿童银屑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注射部位反应、过敏反应。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摘选自: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皮肤性病学组,等. 中国儿童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21)[J].中华皮肤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