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 “光疗之父”诞生

 
 

1860年12月15日,是丹麦著名的医生 尼尔斯·莱伯格·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的出生日。或许你对这位医生并不了解,但他为医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也是丹麦首位诺贝尔奖得主。他是现代光疗的创始人,有人称其为“光疗之父”。

 
 

历史上的今天 —— “光疗之父”诞生

网络截图

 
 
1893年,尼尔斯·莱伯格·芬森发现天花患者长时间暴露在排除光谱紫色末端形成的红光下,可以防止脓疱化脓或形成特有性麻点。他意识到阳光(紫外线)具有杀菌的特性,他开发了一种针对寻常狼疮的紫外线治疗方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此,科学家们对紫外线光疗展开更多的研究并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直到今天,紫外线光疗在治疗皮肤疾病等领域仍占有一席之地。
 
 

紫外线光疗是一种物理疗法,目前用于银屑病治疗的紫外线有:

NB⁃UVB

波长311~313 nm,是目前治疗银屑病的主要光疗法。NB⁃UVB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外用制剂或系统治疗联合应用。适用于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包括点滴状、斑块状)、PsA(银关),红皮病型和脓疱型银屑病慎用

NB⁃UVB 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瘙痒、干燥、红斑、疼痛等。长期不良反应主要为光老化,至今尚无足够证据表明NB⁃UVB增加皮肤肿瘤的发生风险

PUVA

适用于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其他治疗无效或因为不良反应较大不能继续的红皮病型、脓疱型银屑病,以及单纯照射UVB疗效不佳或对UVB高度敏感者。

目前常用光敏剂有甲氧沙林,给药途径有3 种,①口服:0.6~0.8 mg/kg,UVA 照射前2 小时开始服用;②水浴:0.4 mg/L,37 ℃浸泡 20 分钟 后照光;③外用0.1%~0.2%甲氧沙林乙醇溶液0.5~1 小时后照射UVA,外用光敏剂时切勿涂在正常皮肤上,以免引起光毒反应。

308 nm光

包括准分子激光和准分子光。近几年随着光源的发展又出现了308 nm发光二极管(LED)光,三者的辐照面积小,为靶向光疗,治疗更具专一性。适合皮损面积 < 10%体表面积的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对其他治疗方法不适合的皱褶部位,如腋窝、乳房下、腹股沟、会阴部等,掌跖和头部皮损均可考虑用此法治疗。

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皮肤红斑、色素沉着及皮肤瘙痒。如照射剂量过高,治疗局部可出现红斑、水疱等。

UVA 1

波长340 ~ 400 nm,适用于局限性硬皮病、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的治疗。相较于NB⁃UVB起效更快,对于特殊类型及特殊部位的顽固局限性银屑病,如掌跖脓疱病、头皮银屑病,均有较好疗效。

短期不良反应包括灼热感、干燥瘙痒、皮肤色素沉着等。可通过降低输出功率并延长照射时间来改善灼热感,通过使用润肤剂改善干燥、瘙痒。

历史上的今天 —— “光疗之父”诞生

END

历史上的今天 —— “光疗之父”诞生

银友交流群

欢迎加入

历史上的今天 —— “光疗之父”诞生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