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人群使用生物制剂,易发生反常性湿疹

生物制剂已成为中重度银屑病系统治疗的重要选择,其通过靶向免疫系统关键通路发挥疗效。然而,部分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时可能引发“反常性湿疹”,这是一种特应性皮炎(AD)表型[1],这可能导致患者治疗中断。有研究分析发现,银屑病患者的AD患病率为2%[2]。

2023年12月6日,《美国医学会皮肤病学杂志》(JAMA Dermatology)发表的一项大型队列研究[3],为我们揭开了这一问题的神秘面纱,并指出哪些患者发生反常性湿疹的风险更高。

图片
网络截图

这项基于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生物制剂与免疫调节剂登记系统(BADBIR)的数据,纳入2007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英国和爱尔兰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18岁及以上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最终纳入了来自13699名参与者(中位年龄46岁,男性占57%)的24997次暴露数据,种族包括白人、黑人、华裔、南非裔及其他。共记录到273例反常性湿疹事件。

根据该研究显示,以下几类人群易发生反常性湿疹:

女性患者

在相关分析中,发现男性发生反常性湿疹的风险更低(HR,0.60;95%CI,0.45-0.78)。也就是女性的风险高于男性。这一结果提示,女性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时,需更加谨慎,密切关注皮肤变化。

年龄较大的患者

通过对年龄进行分组的分析发现,50-69岁人群的风险显著升高(HR=1.75,95% CI:1.02-2.98),70岁以上人群风险更高(HR=2.52,95% CI:1.23-5.20)。因此,对于老年银屑病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期间,更要加强皮肤监测。

华裔患者

研究发现,与白人参与者相比,华裔患者发生反常性湿疹的风险明显升高(HR=2.81,95% CI:1.10-7.18)。不过,由于华裔患者在研究中的样本量较小(0.7%),这一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但这也提醒华裔银屑病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时要格外留意皮肤状况。

有AD病史的患者

如果患者本身有特应性皮炎病史,那么使用生物制剂后发生反常性湿疹的风险会显著升高(HR=12.40,95% CI:6.97-22.06)。此外,有花粉过敏史的患者风险也会升高。这可能与患者本身存在的免疫异常或皮肤屏障功能缺陷有关。

图片
虽然在使用生物制剂时有可能发生反常性湿疹,但总体来说发生率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恐慌,更不要因噎废食。生物制剂在控制银屑病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监测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END

1.Napolitano  M, Megna  M, Fabbrocini  G,  et al.  Eczematous eruption during anti-interleukin 17 treatment of psoriasis: an emerging condition.

2.Cunliffe  A, Gran  S, Ali  U,  et al.  Can atopic eczema and psoriasis coexis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3.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dermatology/fullarticle/2812208

★本文摘编自jamanetwork,借助在线翻译,不恰之处请谅解;内容仅供各位学习,不能作为任何指导性建议;封面:AI制作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