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银屑病常见外用药的不良反应

外用药物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并且是首选治疗。轻中度患者大多数可单独外用药物治疗。中、重度银屑病,除外用药物外可联合系统药物和物理疗法。
图片
维A酸类药物
包括维A酸和他扎罗汀凝胶/乳膏,适用于躯干、四肢斑块状银屑病。可与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序贯或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黏膜干燥、发红、脱屑、灼烧刺痛感等,不建议用于头面部、颈部、腋窝、腹股沟和生殖器等皮肤黏膜薄嫩部位,不适用于点滴状、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和急性期皮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近期有生育意愿的妇女禁用
维生素D3衍生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D3衍生物为卡泊三醇及他卡西醇,是治疗轻中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主要外用药物。研究表明,维生素D3衍生物可以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皮损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2周内可安全使用。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刺激,如红、痒、灼痛。可将维生素 D3衍生物与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交替使用或使用二者的复方制剂,降低不良反应并增加疗效。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
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外用可作为银屑病面部皮损以及反向银屑病的一线用药,其可在皮损控制后,过渡到“维持治疗”,即在原有皮损区域间断、小剂量、长期使用,以控制炎症,减少复发。皮损消退后可停止治疗,复发后再次使用仍然有效。在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方面,TCI疗效与卡泊三醇软膏相当,治疗儿童银屑病及妊娠期银屑病临床疗效已获得证实,如在哺乳期应用,应避免用于乳房部位,以免婴儿摄入。吡美莫司乳膏通过皮肤的渗透速度比他克莫司软膏慢,起效也较迟,可通过封包增加疗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局部烧灼和瘙痒感局部应用后全身吸收很少,对人体的潜在危险有限。
芳香烃受体调节剂
本维莫德是一种芳香烃受体激动剂,通过调控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加强皮肤屏障、抗氧化等机制发挥作用。国内亚期临床试验证实1%本维莫德乳膏治疗轻、中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瘙痒、接触性皮炎、毛囊炎等,多数轻微,呈一过性。本维莫德可与外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等外用药物交替或序贯使用。
外用糖皮质激素
点滴状、范围小的轻、中度斑块状银屑病,以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或联合其他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其他类型银屑病,糖皮质激素外用可作为辅助治疗。根据疗效强度,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弱效。●超强效一般限于肥厚、掌跖部皮损或治疗无效的顽固皮损,连续使用时限通常在2~4周,原则上在取得明显疗效后逐渐减量,不主张长期连续使用。

●中、强效多用于头皮、躯干和四肢。

●弱效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面颈、皱褶部位、外生殖器及儿童。

外用糖皮质激素局部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皮纹、紫癜、接触性皮炎、酒渣鼻、多毛等;强效糖皮质激素大面积(>30%体表面积)使用,可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

外用复方制剂
主要成分类型有以下几种:●维A酸类和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包括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等。

●卡泊三醇和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包括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等。

这些复方制剂也可有皮肤的局部刺激等不良反应,但总体来说疗效比单方制剂更好,不良反应更小,而且大部分复方制剂每天仅需外用1次,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目前这些外用复方制剂国内只批准用于成人银屑病,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不建议使用。含有强效糖皮质激素成分者不可在面部使用。含有维A酸类成分者,具有致畸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靶向治疗外用药物
抗人IL-8单克隆抗体乳膏是大分子靶向外用药物,可通过中和皮损内IL-8以抑制白细胞向炎症部位真皮和表皮趋化,减轻皮损内炎症反应。每天2次外用,连用6周为一疗程,涂药面积不超过自身体表面积的20% 。对于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的轻微瘙痒、烧灼感、红肿等皮肤刺激反应,一般不需停药,1周内可自行消退。
图片
从医学角度来说,几乎所有药物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虽然这些不良反应无法完全规避,但只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密切关注皮肤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沟通调整,就能在控制病情与减少不适之间找到平衡。
END
★本文汇编自《银屑病慢病管理专家共识》、《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图片:AI制作
图片
银友互助小店助力皮肤健康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