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4年,被视为英国皮肤病学之父的丹尼尔・特纳医生将银屑病与麻风病区分开来,并用含有氯化氨基汞的软膏治疗银屑病。

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基于氯化氨基汞的软膏被推荐使用。1972年,维尔纳・雅达松(1897-1973)和弗兰乔・科戈伊(1894-1983)推荐这种治疗方法用于头皮银屑病。1895年,布罗尔注射有机汞化合物来治疗银屑病关节炎。
费迪南德(1837-1902)将硫磺和水杨酸制成软膏使用,以去除鳞屑。水杨酸和尿素至今仍被用于银屑病患者,以促进抗炎药物在病变中的渗透。
1876年,巴尔蒙诺・斯夸尔用果阿粉(2-甲基二蒽酚)治疗皮肤病;1916年,开发出了一种更便宜、更安全的柯桠素替代品——蒽林,至今仍被推荐用于银屑病的局部治疗;1953年,英格拉姆建议将蒽林用作光敏剂,与中波紫外线辐射联合使用。
19世纪末,威廉・戈克曼(1884-1952)观察到煤焦油对银屑病有作用。1925年,他引入了焦油制剂与紫外线辐射的联合使用,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被推荐使用了很多年。
1985年,一名因骨质疏松症接受高剂量维生素D3全身治疗的患者,其银屑病症状得到改善,但至今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20世纪80年代末,卡泊三醇和他卡西醇被引入作为局部治疗药物。目前,卡泊三醇和倍他米松的复方制剂被广泛推荐用于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
1786年,托马斯・福勒(1736-1801)将含有1%的亚砷酸钾溶液引入医学领域;1806年,托马斯・吉尔德斯通推荐将其作为银屑病的全身治疗药物。此外,当时还使用含有砷、黑胡椒、阿拉伯树胶和水的亚细亚丸,以及亚砷酸皮下注射。尽管砷类药物有许多不良反应,如肝毒性和致癌性,但直到20世纪中期仍在使用。
1895年,尼尔斯・芬森(1860-1904)使用弧光灯治疗寻常狼疮病变,引入了人工光疗。
1973年,有报道称长波紫外线与口服光敏剂联合使用可使银屑病缓解。然而,潜在的皮肤癌风险导致人们寻找更安全的方法。
1981年,约翰・帕里什和库尔特・耶尼克通过使用300-313nm的中波紫外线解决了这个问题。近些年,308nm波长的准分子激光选择性地照射病变部位,可提供长期缓解。
1951年,理查德・古布纳(1914-1995)注意到一名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接受氨蝶呤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其皮肤状况有所改善。1958年,一种更安全、更稳定的衍生物甲氨蝶呤被引入,并于1972年获得美国食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至今,仍是治疗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德国化学家瓦尔特・施韦肯迪克尝试用富马酸酯治疗银屑病,他推测富马酸缺乏可能是银屑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1969年,约翰・亚布罗报道了羟基脲在清除难治性银屑病方面的疗效。
20世纪60年代,维A酸类药物开始用于治疗痤疮和角化异常性疾病。12年后,异维A酸首次被用于银屑病治疗,随后其衍生物阿维A酯和阿维A也投入使用,目前这两种药物被用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首选治疗药物。
1979年,研究表明环孢素可改善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1997年,该药获FDA批准用于银屑病治疗,但由于其具有肾毒性,通常仅处方短期疗程。

2002年,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依那西普被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两年后又获批用于斑块状银屑病。
2005年,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抗获批治疗银屑病。
2006年,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英夫利西单抗获批治疗银屑病。
2013年,戈利木单抗获批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2018年起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
2009年,乌司奴单抗获FDA批准,这是全球第一款靶向白介素通路的银屑病生物制剂。
2015年后,问世的新型生物制剂包括白介素-17 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布罗达单抗)和白介素-23抑制剂(如古塞奇尤单抗、利生奇珠单抗、替拉珠单抗)。
2014年,阿普米司特作为治疗银屑病和银屑病关节炎的药物投入使用。另一种新型药物托法替布(靶向JAK1和JAK3),也获批用于银屑病的治疗。

▲本文收稿日期为2021年12月,所以近几年获批上市的治银药未包含在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