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欢迎访问银屑病病友互助网官网!

从机制到临床,探析银屑病长期管理之策——大咖专访:满孝勇教授和李霞教授

 
 
 

从2位皮科大咖的分享中,

探寻银屑病治疗管理经验。

 
 

 

3月28~31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白癜风学术大会在福建福州召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皮肤科专家。作为皮肤科热门话题之一,银屑病的治疗管理一直备受关注。本期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满孝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霞教授就银屑病的免疫学机制、治疗与管理进行个人精彩分享。

 

 

 

李霞教授:

深度解析银屑病免疫学进展,

畅谈银屑病临床治疗

 

 

Q:近年来,学界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渐深入,免疫失衡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能否请您介绍下免疫失衡是如何导致银屑病发病的?

 

李霞教授:

银屑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网络出现了问题,白细胞介素23(IL-23)/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通路异常是目前大家都比较认可的银屑病核心发病机制[1]。IL-23通过诱导Th17细胞活化,Th17细胞分泌IL-17等促炎症细胞因子,从而导致角质形成细胞活化和增殖,造成局部红斑、鳞屑等银屑病典型表现[2-4]。因此,IL-23、IL-17这些细胞因子是造成银屑病典型症状的主要原因。

 

Q:作为一种复发性疾病,银屑病复发机制一直是学界探索的重点,能否请您谈一谈银屑病复发的免疫学机制?

 

李霞教授:

通过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了解,有助于银屑病治疗实现长期控制,减少复发。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在银屑病的复发机制当中,有一部分细胞发挥了作用,能够长期驻留在皮肤中的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银屑病复发的重要原因[5]TRM是具有记忆功能的T细胞,和银屑病复发相关。TRM会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区域留存下来,即使经过了治疗,它还是会在皮损区域存在,继而介导银屑病复发[5]。这是造成银屑病复发的重要机制。

 

Q近年来,靶向IL-23的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极具潜力。替瑞奇珠单抗是靶向IL-23的生物制剂,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研究数据谈谈,其在长期疗效和控制复发方面的优势?

 

李霞教授:

替瑞奇珠单抗是IL-23抑制剂中的代表性药物,从机制到临床,它都有自己的特点。

 

从机制来看,IL-23是上游因子,对银屑病发病起调控作用[2-4]。IL-23可以刺激TRM增殖和活化[6];同时下调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7],导致银屑病复发。因此,IL-23抑制剂可通过作用上游的IL-23,对下游的Th17细胞造成影响,间接使IL-17水平降低,从而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IL-23抑制剂还可以调节Treg细胞频率,降低皮损处TRM细胞水平[8],所以IL-23抑制剂在控制复发中有着关键作用。此外,研究发现,更早使用IL-23抑制剂,在早期阻止TRM的产生,对控制银屑病复发有帮助[9]我们可以期待替瑞奇珠单抗在控制银屑病复发方面的作用。

 

从临床数据来看,使用替瑞奇珠单抗治疗之后达到 PASI 75以上疗效的患者,停药后失去PASI 75应答中位天数长达一百多天[10]通过临床数据反过来验证,IL-23抑制剂对控制银屑病复发是发挥了作用的,对于减缓复发和长期预后,替瑞奇珠单抗都有一定助力[10]

 

Q临床上,对于IL-17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该如何进行治疗?

 

李霞教授:

临床上部分银屑病患者对IL-17抑制剂应答不佳,或者出现疗效降低甚至不良反应。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回顾患者整个IL-17抑制剂的治疗史,分析患者是IL-17抑制剂原发性治疗失败还是继发性治疗失败,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疗效降低。

对IL-17A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使用IL-23抑制剂可能获得疾病缓解。

 

满孝勇教授:

践行银屑病长期管理,

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Q:银屑病病程呈慢性、复发性,需要长期管理,能否请您谈谈银屑病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满孝勇教授:

为什么银屑病需要长期管理?患者都希望自己治疗1次就治愈了,但那都是理想中的状态,理想和现实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现实情况是,银屑病目前无法根治,全世界范围内皆是如此,银屑病是慢性疾病,伴随患者终身。因此,有必要对银屑病患者进行长期管理。

注重银屑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对患者有两点好处,一方面能够防止患者病情复发或者加重;另一方面可以预防银屑病共病,包括银屑病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这些都是在长期管理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Q:能否请您分享下银屑病长期管理经验?银屑病的长期管理过程中,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满孝勇教授:怎样更好地做好银屑病长期管理?

 

 

第一点是提高患者依从性在银屑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很重要。医生应坚持长期随访,提醒患者按时复诊,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

 

第二点是改善生活饮食习惯。这在临床上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医生都会建议患者戒烟、戒酒,但很多患者在工作应酬时,避免不了饮酒,所以如何在工作的同时,控制饮食,预防银屑病复发,这非常重要。多数男性在工作应酬中大量饮酒,所以往往临床上因饮酒导致复发的多为男性患者。反观我国的女性患者,极少数是因为饮酒或抽烟导致银屑病复发的,而且在疾病缓解期,用药间隔时间可以长达3个月、4个月、半年甚至更久,病情控制得非常好。当然,不抽烟不饮酒的男性患者,病情控制得也非常好。

 

第三是调整药物治疗间隔。在银屑病长期管理过程中,很多患者病情控制好后,都希望尽量加大给药间隔,最好1年内只需要注射1次药物。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如果患者身上皮损完全清除且维持时间较长,我们可以尝试着1年只注射1次药物。此种情况下若患者身上仍完全没有皮损,就可以尝试停药,但一定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基于此,治疗间隔时间越长的药物,在银屑病长期管理过程中的优势性可能就更加突出。比如目前上市的IL-23抑制剂,维持期治疗间隔时长大概为2~3个月。如果患者皮损控制得好,可以延长给药间隔至4个月、5个月甚至半年,此时如果还没有复发,就能够实现银屑病患友所期待的1年仅注射1次药物。

 

 

所以,“医生对患者的监管、患者自我管理、以及调整药物治疗间隔”这三点,是非常有利于银屑病的长期管理的。

 

 

Q:近年来,银屑病已经迈入生物制剂治疗时代,例如,替瑞奇珠单抗已应用于临床,其在银屑病长期管理中有何优势?对于银屑病的长期管理,有何注意事项?

 

满孝勇教授:

替瑞奇珠单抗这个药物的半衰期就比较长,在银屑病维持治疗阶段,按照说明书每3个月注射1次替瑞奇珠单抗,患者就能达到皮损完全清除,如果患者情况稳定,治疗间隔更是可以延长至半年甚至1年。前提条件是患者在治疗初期需要把病情控制在PSAI 100或者PASI 90,也就是皮损完全清除或者是几乎完全清除。

需要指出的是,在银屑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能追求身上完全没有皮损。头皮、身体个别部位残留一点皮损(如果小于一个巴掌或者半个巴掌的皮损面积),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患者不要因为残留皮损而追求过度治疗,这不是目前所提倡的。达到皮损完全清除固然好,如果不能达到皮损完全清除,长期达到90%或95%以上的皮损清除,对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银屑病患者应该学会与残留皮损长期共存。

 

小结

 

银屑病是慢性疾病,迁延反复。近年来,随着银屑病免疫学机制研究逐渐深入,IL-23在银屑病发病和复发机制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临床上替瑞奇珠单抗等IL-23抑制剂疗效出色,能够有效延长停药后复发时间,且维持期给药间隔时间长,助力银屑病长期管理。此外,银屑病的长期管理需要从“患者依从性、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延长给药时间间隔维持给药”几方面共同努力,为患者带来长期获益。

 

 

 

专家简介

满孝勇教授

 
  • 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 浙江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学位点负责人

  • 浙江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

  • 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

  • 中国医院协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成员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常务委员

  • 浙江省整形美容行业学会皮肤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

  • 获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优秀中青年医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50余篇

 

 

专家简介

李霞教授

 
  •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 科副主任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银屑病专委会常委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感染免疫研究中心主任

  •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银屑病学组委员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副组长

  • 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银屑病学组委员

  • 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7):573-625.   

[2]杨君义,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11:1236-1239.

[3]Girolomoni G,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Venereol. 2017;31(10):1616-1626.

[4]Egeberg A,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0;34(8):1695-1706.

[5]Owczarczyk Saczonek A, et al. Int J Mol Sci. 2020; 21(2): 625.

[6]Watanabe R. J Dermatol Sci. 2019;95(1):2-7.

[7]Das D, et al.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 2019; 45: 35-44.

[8]Mehta H, et al. J Invest Dermatol. 2021; 141(7): 1707-1718.e9.

[9]Reich K, et al. Br J Dermatol. 2021 Dec;185(6):1146-1159.

[10]Warren R, et al.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21;35(4):919-927.

[11]Bonifati C, et al. Dermatol Ther. 2021;34(1):e14584.

 

排版 |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