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证 | 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让银友真实获益!

近年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推动了银屑病患者治疗方式的转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本文摘录了上海市奉贤区皮肤病防治所治疗银屑病的5个真实病例,供广大银友参考。

案例1

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生物制剂实现皮损清零

患者情况:张先生,35岁,银屑病史10年,全身50%皮肤受累,斑块增厚明显,伴剧烈瘙痒,曾尝试外用药物、光疗及甲氨蝶呤治疗,效果均不佳,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治疗方案:选择司库奇尤单抗(IL-17A抑制剂),首次剂量300mg,第1-4周每周1次皮下注射,之后每4周维持。

疗效反馈:

  • 治疗2周后,瘙痒明显减轻,斑块开始变薄;
  • 12周时,银屑病面积与严重度指数(PASI)改善达90%,大部分皮损基本清除;
  • 持续治疗1年,皮损完全清零(PASI 100),至今维持停药状态,仅冬季偶有轻微复发,局部外用药物即可控制。
医生点评

IL-17A抑制剂对重度斑块状银屑病起效快、疗效持久,尤其适合传统治疗失败的患者。张先生治疗前严格筛查结核、乙肝均为阴性,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未出现不良反应。

案例 2

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无痛新生”

患者情况:王先生,42岁,银屑病史15年,皮损累及全身70%面积,长期依赖激素治疗,反复加重伴关节疼痛。

治疗前:PASI评分18.2,关节肿胀影响行走,传统药物(甲氨蝶呤+阿维A)疗效不佳。

治疗方案:

  • 第1阶段:替瑞奇珠单抗(100mg皮下注射,第0/4周/16周),联合外用卡泊三醇软膏。
  • 第2阶段:维持治疗(每12周一次替瑞奇珠单抗)。
  • 疗效反馈:
  • 治疗12周:PASI降至3.1(PASI93),关节疼痛消失,可正常工作。
  • 治疗24周:PASI维持1.2(接近PASI100),皮肤恢复正常。

 

关键点

治疗前筛查排除结核、乙肝,监测血常规无异常。患者自述:“用药4周后斑块明显减轻,夏天终于能穿沙滩裤了!”。

案例3

合并乙肝患者的“安全脱敏”治疗

患者情况:刘阿姨,45岁,银屑病20年,合并慢性乙肝(HBsAg阳性,HBV-DNA<20 IU/mL)。

治疗难点:传统药物疗效差,但生物制剂可能激活乙肝病毒。

治疗方案:

  • 恩替卡韦(0.5mg/d抗病毒治疗)同步启动。
  • 1个月后用古塞奇尤单抗(100mg皮下注射,每4周一次)。
  • 疗效:
  • 治疗6个月:PASI评分从15.8降至2.3,肝功能稳定。HBV-DNA持续阴性,未出现病毒再激活。

关键点:

乙肝患者需长期监测HBV-DNA和肝功能,抗病毒治疗贯穿全程。

医生提醒:“乙肝并非生物制剂禁忌,规范管理可实现双赢。”

疗效反馈:

  • 治疗4周后,斑块开始变薄,鳞屑减少;
  • 4周后,红斑脱屑明显减轻,病情稳定。改为皮下注射100mg每8周维持。
医生点评

刘阿姨治疗前筛查乙肝感染,肝功能正常,抗病毒治疗4周后用药,全程未出现感染并发症。

案例 4

中重度银屑病合并湿疹,小分子药物双重获益

患者情况:陈先生,78 岁,银屑病史 35 年,皮损累及头皮、躯干,面积约 30%,伴焦虑抑郁倾向,拒绝注射治疗。治疗方案:选择阿普米司特(PDE-4 抑制剂),口服剂量从 10mg / 日逐步滴定至 30mg / 日,每日 2 次。

疗效反馈:

  • 治疗 4 周后,皮损改善 50%(PASI 50),焦虑情绪随病情好转逐渐缓解;
  • 12 周时,皮损改善达 75%(PASI 75),抑郁评分(PHQ-9)从 18 分降至 8 分(轻度抑郁);
  • 持续治疗半年,皮损稳定,情绪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
医生点评

阿普米司特不仅能改善银屑病和湿疹皮损,还可通过调节脑内 cAMP 信号缓解抑郁症状,适合合并心理问题的患者。陈先生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结果均正常。

案例5

生物制剂重塑甲银屑病

患者情况:张某,男,42岁,因“多个指甲出现油滴状改变、增厚4年余”就诊。银屑病史十余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手食指指甲表面出现类似油滴浸润的斑片,颜色淡黄,随着时间推移,左手及双足多个指甲也相继出现类似改变,同时伴甲板增厚、翘起,偶有甲周皮肤瘙痒。曾自行使用抗真菌药膏涂抹,症状未见缓解,且病情逐渐加重,为求系统治疗前来我院。

体格检查:双手8指、双足6趾甲板受累,甲板表面可见多处大小不一的淡黄色“油滴状”斑片,色泽均匀,边界模糊,似有油脂浸润。甲板明显增厚,部分翘起,与甲床分离,甲周皮肤散在红斑,覆少量鳞屑,仅有极少量“顶针样”凹陷,局部触之质地硬。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等自身免疫相关指标阴性;真菌镜检及培养均为阴性,排除甲真菌病。

皮肤镜检查:甲面“油滴状”区域呈现特征性的淡黄色,甲床毛细血管扩张,可见散在点状出血,甲板结构紊乱,证实为甲银屑病典型表现。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甲银屑病。

治疗方案:

  • 给予古塞奇尤单抗治疗。治疗方案为:初始剂量100mg,第4周再次给予100mg,此后每8周皮下注射100mg。
  • 治疗过程及疗效观察:
  • 第4周随访:患者诉甲周皮肤瘙痒症状明显减轻,肉眼观察甲面“油滴状”斑片颜色变淡,面积稍有缩小,甲板增厚情况改善不明显。
  • 第12周随访:甲面“油滴状”斑片大部分消退,仅残留个别指甲有轻微淡黄色痕迹,甲板增厚程度显著减轻,翘起的甲板逐渐恢复平整,与甲床分离的部分重新贴合,甲周红斑消退,鳞屑消失。
  • 第24周随访:绝大部分指甲外观接近正常,“油滴状”斑片基本消失,甲板厚度恢复正常,表面光滑平整,甲床红润,患者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手部美观及日常功能均恢复正常。

安全性: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在首次注射后出现轻微的注射部位短暂疼痛、红肿,持续约1天后自行缓解。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无感染、过敏等不良事件发生。

病例总结

本病例中,患者所患油甲型甲银屑病经古塞奇尤单抗系统治疗后,“油滴状”病变、甲板增厚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良好。古塞奇尤单抗精准靶向IL-23通路,有效调节免疫炎症反应,为油甲型甲银屑病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疗新途径。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医学指南的不断更新,最新药品的不断上市,最佳治疗方案的不断推出,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银屑病未来可期。同时,银友们也要坚持规范治疗、定期随访,积极配合治疗,提升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生活,这件事不难。

本文病例转自奉贤区皮肤病防治所官微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