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作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诊疗难度大,临床患者深受其扰。目前治疗以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近年来,银屑病药物研发进展迅速,外用药物在长期维持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深入了解银屑病药物诊疗新进展,《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特邀请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王刚教授作深入解读。
王刚教授
银屑病药物治疗有哪些进展?
王刚教授:银屑病的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其中外用药主要针对轻、中度的银屑病,重度银屑病在使用系统药物治疗过程中有时也需要外用药进行配合。银屑病外用药的治疗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靶向性特点的外用药物;
(2)外用药物联合使用或复方制剂,例如维生素D3衍生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或水杨酸类的药物联合,都可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长期维持较好临床效果的目的。
系统治疗的最新药物进展主要集中于靶向治疗,按类别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靶向的生物制剂,一类是靶向的小分子药物。靶向的生物制剂是进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可分为三大类:
(1)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常用的有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
(2)IL-12/IL-23抑制剂:国内上市的有乌司奴单抗和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
(3)IL-17A抑制剂:有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
以上是目前生物制剂临床应用方面最新的进展。靶向性的小分子药物是指一类口服化学合成药物,目前在研的药物较多,包括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等,种类很多,近来开展的研究也很活跃。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正式批准用于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是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阿普米司特在国内也已经批准上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情况如何?联合用药效果如何?
王刚教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外用制剂,实际上不是针对银屑病而研发的,像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主要是针对皮炎、湿疹这类问题研发的药物。但由于其作为T细胞的抑制剂,而银屑病也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紊乱疾病,从机制上讲对于银屑病也有一定疗效。目前临床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要应用于面部、皱褶部位、黏膜等部位的银屑病。这些部位,一方面不适合使用激素,另一方面皮肤角质层较薄,药物容易吸收,治疗效果佳。
研究发现在身体躯干、头皮等部位,由于银屑病造成很厚的鳞屑,药物透皮吸收较差,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单独使用的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所以在以上部位使用需联合用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联合用药主要有两种:一类是联合糖皮质激素,能尽快地使皮损变薄,进而促进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透皮吸收;另外,与一些促进透皮吸收的药物联用,比如同水杨酸类的药物联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药物达到表皮甚至是真皮的浅层来发挥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当中,单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话,主要用在面部、皱褶部位和黏膜部位,与糖皮质激素或水杨酸类药物联合,可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
最新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中国儿童银屑病诊疗专家共识》中对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的新内容请您分享一下?
王刚教授:目前在儿童银屑病诊疗领域,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的外用药。《中国儿童银屑病诊疗专家共识》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作为外用药物类的一线推荐,我认为是合理的,因为儿童皮肤的特点与成年人不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相对于成人银屑病,其在儿童银屑病诊疗中使用疗效会更好一些,而且长期使用,安全性较高,这已在特应性皮炎的研究当中得到了证实。
因此,临床上推荐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治疗儿童斑块状银屑病作为一线治疗,这对控制病情、修复皮肤屏障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关于《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最新版刚刚启动修订工作,预计明年才能完成。最新版指南目前只有框架,在此框架内,在银屑病外用制剂的推荐中,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作为单独的一类外用药被写入其中。另外,在外用药物联合治疗方面,也专门提到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同其他药物的联合,即与外用糖皮质激素或与外用水杨酸类的联合用药。
临床银屑病外用药物使用情况如何?需要注意些什么?
王刚教授:外用药物毫无疑问是银屑病治疗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病情较轻的患者单纯用外用药物就可解决问题,中、重度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但外用药物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于皮疹的快速消退和长期维持,都有很好的作用,使用的范围较广。外用药物与系统用药不同,其在局部发挥作用,用药会更为方便,比较精准,治疗效果易被察觉,因此通常情况下患者会更愿意接受外用药物的治疗。
病情控制稳定后,继续使用外用药物进行长期的维持,对于银屑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因为银屑病是一个不可根除的疾病,目前任何治疗方法,包括最新的药物,也不能够根除银屑病,不能阻断其复发,所以长期的维持治疗对于保持病情的稳定,维持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使用外用药治疗银屑病时,需要注意:(1)外用药物无论是治疗使用还是维持使用,要注意科学合理,忌乱用。例如长期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药会造成一些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如皮肤萎缩、局部感染等。可通过合理搭配用药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2)维持治疗需彻底,皮疹完全消退后再进一步地促进局部皮肤屏障的修复,以保证病情更加稳定,减少停药后短期内复发情况的发生。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